一、上周经济及市场回顾:
上周商品表现分化,国内股市明显上涨,我国中短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升,海外国债收益率有所回落,在美元震荡的背景下人民币表现偏强,有所升值。
国内商品涨跌幅前五:燃油7.15%、低硫燃油7.04%、原油6.76%、沪镍6.48%、LPG5.36%;苯乙烯-7.07%、纸浆-6.78%、郑棉-3.87%、螺纹-3.53%、连豆-3.45%沉淀资金流入流出前五(亿元):沪铜5.84、沪锡4.77、焦炭3.94、甲醇2.86、PP2.62;苹果-5.32、沪银-3.83、沪铝-2.38、纸浆-2.32、豆粕-2.14板块沉淀资金流入流出(亿元):有色金属13.48、黑色建材6.60、能源化工5.03、贵金属-2.61、农产品-7.57
二、本周重点关注:
美国4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升3.6%,预期3.5%,前值2.3%;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升3.1%,预期2.9%,前值1.8%。美国PCE物价表现高于预期,但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因此急于退出QE,释放缩减QE信号要等到三季度。
首先,剔除基数效应,美国PCE同比约2%,根据当前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只有在通胀持续一段时间高于2%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才会转向。
其次,当前通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这也使得美联储不会急于收紧货币。
通胀走高与疫情背景下的供需错位有关。一方面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使得需求显著增长,另一方面疫情使得供应受到抑制,劳动者因为担心受感染而不太愿意就业,高额失业补贴又使得低收入的失业群体并不积极就业,限制了劳动力的供应,推高了工资水平。
1400美元/人的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提振从5月份就会减弱,高额失业补贴四季度到期之后大概率也不会持续。未来随着供需回归,预计美国工资及物价上涨会放缓。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收紧、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