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陆家嘴管理局与法国巴黎银行、盈透证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支持法国巴黎银行、盈透证券在陆家嘴设立外资券商。这是去年,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后,陆家嘴引入的又一批外资券商企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纷加码在中国的布局。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外资银行进军中国证券业意味着对中国作为全世界新经济的原发地投了非常重要的信心票。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实施“大放水”,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元的担忧。赖长庚对记者表示,美元危机短期内不会出现,但终有一天会发生。
但是,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或是好消息。他对记者解释称,基于分散风险的情况,各国自然而然会降低美元的使用。“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成功。”
中国新经济产业对外资行充满吸引力
《21世纪》:你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个见证者,如何看待日新月异的中国金融市场?
赖长庚:我觉得目前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整个金融市场在支援实体经济。这几年金融市场的变化与实体经济的变化息息相关。2018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的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很多国家看不到的。目前,中国经济事实上已经走向新经济的方向,如新能源车、半导体、医疗、生物科技等。这些与我们传统外资银行在中国所做的业务已经有很大的实质上的变化。因此,外资银行必须扶持和支援这些产业。
在此背景之下,外资银行对他们的放款对象做了很多调整,因为这些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扩展和输出与以往是不一样的。因此外资银行在服务他们的时候,在资本、外汇等市场都有更多的琢磨跟转变。
《21世纪》:那么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转型已经进行到哪个阶段?
赖长庚:我个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转型才刚刚开始,大概就过去两三年的事情。对外资银行而言,仍有一段很长的路可以走。这也是一个好事,毕竟中国的新经济也正处于起步阶段。我觉得这会对外资银行形成一个强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个吸引力不会只限于未来的5年至10年。整个中国市场对外资银行发出来的诱因只会变得越来越大。
《21世纪》:能不能详细说一下这种吸引力主要是集中在哪里?
赖长庚:我们可以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子。过去,中国对外出口的汽车不是很多,如果有出口,可能也是出口至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不一样,出口范围更广。可以看出,接下来5年到10年,这些新经济企业开始替中国所有的厂商生产一些完全不同的产品和出口方向,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此外,跨境电商也是,不仅在东南亚有很多布局,也将在欧洲布局。
这与过去传统产业的出口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将牵涉到跨境方面的业务拓展,因此对我们外资银行更具吸引力。
投资者需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
《21世纪》:近两年外资银行计划进入中国证券业的数量也非常多,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赖长庚:进军中国证券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成立科创板。类似于美国的纳斯达克,科创板的诞生是为了扶持新经济,希望在中国市场能够扶持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外资银行进军中国证券市场,说明大家对科创板和中国新经济独角兽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充满了信心。事实上,这是对中国作为全世界新经济的原发地投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心票。
《21世纪》:外资券商的增多,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赖长庚: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是股票市场产品的增加。在承销或者保荐方面,外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追得上国内的券商。但是,外资还是在努力投资这一方面,因为独角兽和新的经济产业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21世纪》:面对日益多样的资本市场,你对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赖长庚:对中国市场一定要做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外国人而言,这几年来已经进步不少。有时候需要从中国人的思考角度来考虑问题,因为从金融市场的运作层面来讲,投资者长、中、短期的观点或者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
因此,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时候,一定要适应中国市场观察的角度,了解中国的规划与设想。因为如果不从这方面来了解,可能就会犯很多基础性的错误。
《21世纪》:你刚说了很多给外国投资者的建议,那么对于中国的投资者又有哪些建议?
赖长庚:当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发达,它一定会吸收更多国外市场的经验,比如在法规或者规则制定上会吸收很多国外的经验。因此,中国的投资者也要了解这些法规的出处跟它的历史根源,以及可能对中国市场造成的冲击。去了解国外,再来研究中国市场,两相比较之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以应对通胀风险
《21世纪》:近期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通胀预期也在不断攀升。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通胀风险?
赖长庚:这个问题需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就中国而言,目前通胀看起来有些上涨,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但是目前不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