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针对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日前召开的第七次工作会议,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5月28日点评称,此次会议传递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真正权威声音,有助于企业、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正确的预期。
张忆东分析,首先,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注意,是长期坚持,”张忆东说,汇率对于大国经济而言可谓国之重器,不会因为短期国内外形势变化而发生显著改变。
其次,这一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这个观点,显然是有所指的,可以理解为,央行权威人士在这次权威会议上,针对过去一段时间海外媒体炒作央行一些研究人员的讲话和学术讨论的回应。”张忆东说。
第三,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这个观点的语气,可谓非常强烈了,资本市场和企业界、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切不可心存侥幸、赌单边。”他说。
第四,会议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企业要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
张忆东还称,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才能够面对短期市场的噪音而保持定力,避免被噪音带错节奏,避免在当前博弈人民币单边大幅升值而进行各种投机决策。
“近期,美元指数只是呈现横盘震荡,但是,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明显异动,市场形成了人民币单向升值的强烈预期,人民币汇率快速升破6.45、6.37,不断创造近年新高。”张忆东说,近期外资北上资金大幅买入A股,其中肯定有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价值投资者,但据了解,海外一些博弈人民币升值的短期投机资金也蜂拥而至。
张忆东指出,这些外资流入的现象,叠加上媒体对所谓“央行希望人民币升值”的炒作,可能会在社会上形成单向预期,从而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决策时出现误判。这次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上释放的声音很重要、很及时,有助于打破社会对人民币的单向思维。
另外,张忆东认为,应正确理解央行基础性政策机制和政策导向,不要把央行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观点等同于央行的决策。“其实很简单地类比,美联储方面,虽然经常会有官员出来谈话、引导预期,但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和没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还有前美联储官员的言论的重要性,市场完全给予了不同程度地对待。”他说。
张忆东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单向预期的形成,始于媒体炒作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莫干山会议上的讲话‘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兑美元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以及央行上海总部的资深专家吕进中主任关于《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的成因》的署名文章,其中建议‘要采取措施抵御输入性影响,建议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注重进出口平衡,增强汇率弹性’。”
“周诚君所长讲话和吕进中主任的学术论文一度被媒体、舆论乃至市场成员认为代表了央行的态度,认为是央行有意引导汇率升值的预期。对比此次会议传递出的权威声音,周诚君所长的讲话和吕进中主任的研究观点应该只代表了个人的学术观点,无关央行的态度,媒体、舆论和市场成员的解读显然是错误的。”张忆东称。
张忆东指出,此次会议明确指出汇率不能作为工具通过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针对性很强,有助于消除此前舆论的误读误判。央行发声后,香港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说明有些市场成员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自律机制,既不能主动推动人民币升值,也不能将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下的币值态势,作为短期单边走势的预期引导。均衡汇率水平是经济金融的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炒作单边走势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张忆东认为。
张忆东表示,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人士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如此,方可保持战略定力,而不是成天赌汇率升值或贬值,从而树立起立足中长期进行健康经营或者价值投资的理念。具体到资本市场,继续战略性看好中国股市中具有科技创新、盈利驱动的优质公司。“立足于基本面才是投资中国股市的基石。相反,基于赌人民币升值而进行的投机,最终只会是引发市场波动的噪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