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
时间:2021-05-22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5月22日,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表示,我国在金融抗疫中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没有采用QE、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类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改革的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我们仍需警惕,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短期冲击。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通胀的变化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过度杠杆和金融不稳定,做好不同通胀情境下的应对准备,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

张晓慧表示,目前,国内疫情抗击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国内经济运行已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各部门迈入正常化的步伐也不尽一致,特别是作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消费仍处于修复阶段,不仅居民消费的恢复速度较为缓慢,居民消费水平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的居民存款仍在快速增长,表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这无疑是在提醒我们新冠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冲击远比纸面数字来得更复杂,其对于不同部门、不同领域造成的非均衡冲击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加速上涨趋势,市场对于过度财政刺激下美国通胀可能存在脱锚风险的担忧进一步加剧,有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提速的忧虑亦有显现。张晓慧对此认为,在金融领域,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过去一年中部分发达国家向经济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如何把握经济复苏的节奏,管控好市场主体预期,协调好各国政策步调,温和适时地退出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始终是各经济体货币当局绕不过去的一个难题。我国在金融抗疫中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没有采用QE、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类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改革的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我们仍需警惕,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短期冲击。

“在国内经济整体向好但边际动能有所弱化,复苏还不稳固、不平衡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通胀的变化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过度杠杆和金融不稳定,做好不同通胀情境下的应对准备,尤其是要妥善管理预期,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张晓慧称。

张晓慧强调,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外需依赖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加之国内经济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好稳增长压力减少的空窗期,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