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更多是体制和政策上的
时间:2021-05-22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5月22日,以“新格局新发展新金融”为主题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就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发表最新看法。

周小川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货币的地位应该提高,而且也确实有提高的潜力。这些年在技术方面有很多开发,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很多支持,譬如跨境人民币的支付系统(CIPS)等,但不要太高估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更多是体制和政策上的因素,还包括改革开放的选择。

周小川认为,一国货币能否被广泛接受,可能取决于该国的经济体量、贸易体量、对外开放程度,不是能够强求国际上的用户使用。所以,国际货币运用的广泛性,不仅是一个技术特性,其主要内容是货币的可自由使用程度。

国际货币还需要有抗冲击能力。周小川表示,中国在未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还会做出更鲜明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是取决于发展的路径,改革开放的路径,取决于观点的平衡。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推进,开放进程中的变化可能和人民币国际化有更多的联系。

周小川强调,不要把人民币国际化过多看成一种凭空创造的资产,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发行货币是负债而非资产,它是可兑现的,是有购买力的,是稳定的。要使用货币达到某项功能的时候,央行要给货币使用者提供方便和保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货币的国际化要更多的要考虑所要做出的承诺,承担的义务。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批发金融、贸易汇款等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在政策体制方面不断的向前迈进,相信未来在这些方面能够取得进展,才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大步伐。”周小川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