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模到拿到样品,最快的时候只要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地方的效率有义乌那么高。义乌仓库的运营成本,是我们原先仓库所在城市的六分之一。我们的4000多家供应商里,70%都在义乌。”
优阖(义乌)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斌的几句话,道出义乌对于外贸企业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事实上,不只外贸,这座“全球小商品之都”在过去10年里坚持“市场+制造”,通过产业转型的持续推进,快速吸引着各类从业人员的集聚,也让它跃升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县市。
义乌闪耀世界
“过去10年是义乌人口增长最快的10年,也是义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10年,更是义乌城乡面貌发生华丽蝶变的10年。”
义乌市委相关负责人在5月19日举行的“从人口变化看义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总结称,纵观10年来义乌的人口变化,主要呈现出5个方面特点。
首先,常住人口快速增长。2020年义乌市常住人口185.94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123.4万人多出62.54万人,增长50.68%,年均增长4.18%,两项增幅分别高出全省32个和2.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45.3个和3.6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常住人口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45.15万人,占全省增量的10.8%;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39.94%,比2010年提高14.97个百分点。
第三,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义乌的人口有88.02万人,占比达47.34%;人户分离占66.84%,明显高于全省46.6%、全国35%的水平。
第四,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增加60.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9.67%,高于全省72.17%、全国63.89%的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第五,农村人口同步增长。全市农村人口增加2.29万人,增长6.45%,与全国、全省农村人口减少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早在一周前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时,尚未亮出上述成绩单的义乌就已“无法低调”——按常住人口总量,浙江省城市人口排名最大的变化之一,即金华人口以超过705万的数量替代台州排在第四位,而义乌被公认为这一“逆袭”背后的大功臣。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表示,金华人口的快速增长,隶属于金华地区的义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义乌常住人口数185.94万人,占金华26.37%。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也提出,金华快速增长主要动力就是义乌。义乌原来就是小商品之都,现在也在积极向电商转型,快递数量、电商直播都很突出。
卓勇良认为,义乌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扮演着金华市辖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角色,也诠释了双循环的动力。当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重都较高,也让义乌位居全国经济强县之列。城区人口数量则随着当地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而不断突破。
10年间,义乌建成区面积增加近20平方公里,户口迁入义乌人数从2017年开始年均增幅超过10%,大量省外流动人口成为新义乌人。
在过去的10年里,义乌城市竞争力、吸引力、承载力和凝聚力的持续增强有目共睹。
官方数据显示,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614亿元增长到2020年148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倍,增幅高出浙江省近20个百分点、高出全国近30个百分点;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29.5亿元,是2010的14.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0年42.8亿元到2020年106亿元,增长147%;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8万元和4.2万元,较2010年增长127%和185%。
今年1月27日,国家统计局义乌调查队发布数据称,2020年义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210元,首次突破7万元大关并继续领跑全省。其中,迈上8万元新台阶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14年领跑全国县级市。
目前,义乌的全体居民收入数据,已经超过了北京、深圳、广州三个一线城市,仅次于上海。
从“小池塘”到“大江湖”
义乌人口发展背后的逻辑,是这座城市经济和产业的转型,是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升,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是民生事业的不断改善。
其中,坚持“市场+制造”不断推进的产业转型,为人才集聚于此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义乌人口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原来的小池塘变成了一个大的江湖,水的深度足够让企业在这里游泳。”浙江省义乌市委改革办主任徐剑这样比喻。他提出,义乌为大大小小的企业营造了得以孕生和不断壮大发展的生态圈。
通过与企业的密切接触和调研走访后,徐剑他们发现,大量企业依托义乌市场这样的环境收获了快速的成长。“有些专业做物流仓储的,专门为当地的非标准化日用消费品提供仓储服务,迅速收获了强大的生命力。”他举例说,有家企业去年8月在义乌注册,真正运营就3个多月,但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已经完成,不断有资本对这家企业抛来橄榄枝。
与此同时,大量企业利用义乌市场商品品类众多、更新快等优势,迅速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徐剑强调,这都是民营企业凭借嗅觉自发完成的,基础就是义乌已突破3000亿的贸易体量,以及良好的生态所催生出的越来越多的商机。
吴斌所在的公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