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刚刚过去,就有自媒体曝出,北京多个共有产权住房安装的户内“共有产权房中水系统模块”存在漏水、反味、生虫、噪音过大等现象,同时还存在使用复杂、后期维护等问题,业主要求暂停安装并拆除。
2020年底,中央层面明确提出,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并强调:“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前有社区中水系统基本瘫痪,后有业主拒绝安装户内中水系统,对于北京这个极度缺水的城市来说,节水工程落地应如何继续有效推进?
我国人均水资源
不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资料显示,地球表面超过70%被水覆盖,但淡水储量只占2.5%,其中只有不到1%的淡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2021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中,全球用水量增长了六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用水量以每年约1%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据了解,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根据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2077.7立方米。31个省份当中,约一半的省份处于用水紧张线之下,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宁夏9个省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均低于严重缺水线。
而北京,更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资料显示,北京每年水资源缺口达15亿立方米,随着人口进一步膨胀,北京地表水系迅速断流、干涸,地下水遭到严重超采,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据悉,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500立方米。
按此计算,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0立方米,这一数据不足全国人均数据的1/20,不足世界人均数据的1/80。即便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补充,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幅提升至150立方米,但与世界公认严重缺水线的差距仍直观可见。
中水冲厕节水量可观
但应用难不容乐观
据统计,城市60%的废水就产生于普通建筑及居民用水。而从使用来看,我国居民家庭用水中,用量最大的应属冲厕用水,占生活用水总量的30%至40%。而我国仅冲厕一项,每年就消耗大约100多亿立方米自来水,相当于50座中型城市的年自来水用量。
就北京而言,有数据统计,仅2000年以前既有民用建筑超2亿平方米,预计每天有约22万吨自来水浪费在冲厕上,每年约8000万吨至1亿吨自来水,约为4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
正因为此,利用中水冲厕,将极大地节省用水量。据估算,居民用水量将节省30%至40%,同时污水排放量减少35%至50%;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
曾任全国水网专家库成员、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的水浩然介绍,目前我国中水系统分为市政中水管道系统、小区内中水管道系统、户内中水系统等多种模式。
水浩然表示,在多年实际应用中,市政中水存在总体水量不足、管网造价昂贵、大范围输送能耗成本较高的问题。目前城市中水主要用于电厂冷却、大型河流景观,剩下的余量供应住宅小区。因此,对于众多住宅小区来说,仅靠市政中水的供水量是不够用的。“但住宅小区统一中水系统,水源与用量无法匹配,多半最终成为摆设。”水浩然说。
的确,北京市的中水设施闲置现象较普遍。2010年时,新京报曾做过100个小区的样本调查,发现已开通中水系统并正常运行的不到20%。此外,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随机对2002年至2004年建设的34个住宅小区的调研也显示,其中确定中水系统运行的只有2个,占5.9%。
“中水蓄水量根据季节严重倒挂,要补充大量自来水进入,再加上维护费用,我们根本补贴不起。”一位小区物业主管坦言,由于中水收费价格较低,与自来水存在价差,基本属于居民使用多少,物业就赔多少,“根本不能开这个系统”。
多个小区的居民表示,从入住时,物业就直接要求尽量把入厕中水接口堵死,直接接入自来水冲厕,一方面,接中水口使用的也是自来水,还需单另交费,另外,由于系统管道长期未清理维护,即使是自来水进去也有污染。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市政中水冲厕,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对比冲厕用水水质标准与再生水水厂出水水质标准,发现再生水水质在嗅、浊度、总余氯、总大肠杆菌四个涉及到观感和水质卫生安全的指标上,无法达到冲厕用水水质要求。合格的再生水大肠杆菌指标是冲厕用水指标的330倍。
“即便上述问题都不存在,市政再生水利用设施进入住户家庭内部的部分(便器水箱、管道、阀门、水表)属于居民自我管理的财产和空间,也无法实施第三方强制监督和安全管理。”一位业内人士说。
一位住户的回答,更道出了目前中水推广过程中的尴尬:“一年也省不了多少钱,单另收费,又不方便,自然不会使用。”
户内中水问题在哪?
正因为小区中水和市政再生水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再生水的利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