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 解码港科大崛起的基因 广州分校搭上大湾区发展"顺风车"
时间:2021-05-1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亚洲的教育内卷非常大,我们的每一步,从起跑线就要开始短跑冲刺。”

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对全球的留学产业带来了沉重一击。

“疫情给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危机。但是,有危也有机。从香港的情况看非常明显,比如2020年的申报人数是明显降低了,但是,今年出现很大的反弹。”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的统计数据,2019-2020学年,该校的非本地生人数达到6358名,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人数为4576名,占比近72%。

香港科技大学坐落于清水湾海滨,在短短30年间,从无到有,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被公认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奇迹”。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顶尖400所年轻大学排名第一,2021年度《QS全球大学排名》在全球顶尖1000所大学中排名第二十七。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高水平大学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先进典范。

近年来,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多所香港高校纷纷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在汪扬看来,“大湾区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目前香港各所高校,实际上发展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在大湾区建立分校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香港所有高校看的都非常明确。”

汪扬向21记者表示,香港高校纷纷“进军”大湾区内地设分校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于科研经费以及人才、相关产业链的配套,可以真正实现粤港两地的优势互补,“做一些真正的前沿科学研究的话,有时候经费还是不够的,内地的平台要大很多。比如做量子计算机,真正牵涉到整个量子计算机的产业链,在香港做是有一定困难的,内地的平台更合适。”

2019年9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以来,港科大(广州)在学科规划、组织架构及校园设计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据了解,港科大(广州)采用独特的枢纽架构模式,以促进融合学科教育、研究及知识转移的发展,涵盖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据科学与分析、先进材料、微电子等多个新兴领域,有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及界限。

香港高校发展空间有限

《21世纪》:我们了解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明年就会正式开学,想了解一下首阶段招生的情况怎么样?

汪扬:2022年我们广州分校开学以后,第一阶段,前几年只是以研究生为主,后面我们再开始本科的招生,我们希望能够有大概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其实我们的招生是两年前就开始了,第一期学员我们招了大概100多名,第二期我们又招了150名,今年会招得更多一点。目前看来,招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4000人其实是包括了我们的授课型的研究生,授课型的研究生通常要远远多于研究型的。但研究型的研究生我想未来有1000多名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跟港科大本校目前的规模差不多。这是我们的计划。

《21世纪》:广州分校的学术特色预计是有哪些?

汪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跟别的学校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也是我们非常独特的一个地方。就是在广州分校,现在我们的Moto就是,UnifiedSystemComplimentaryCampuses(统一体系校园互补)。清水湾校园和广州分校,尽管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但是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一体的大学,而且两边设的学科是互补的。所以,广州分校那边侧重点是跨学科的。举个例子,我们清水湾校园这边有传统的学科比如说数学、计算机或者物理化学,这些学位在广州分校是没有的;广州分校的学位是一些跨学科的,比如数据、AI等。学生可以修双学位,就可以在广州那边拿个学位,同时也在清水湾校园拿个学位。

《21世纪》:您刚提到了港科大在广州分校设置的专业,比如说数据,这跟广东省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契合?

汪扬:这是一定的。从广东省,从大湾区来看,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包括材料、数据、AI、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无人驾驶,这些都是在广东省的战略发展计划里面的,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的很大的一部分。当然还有其他的学科,比如生物科技,实际上也是广州市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布局,广州市邀请我们过去,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我们这方面的实力。

《21世纪》:大湾区未来是否可以打造成一个高等教育的高地,或者你刚提到的双轨制的试验区?

汪扬:如果中国要有一个地方开始实验这种双轨制的话,那就是大湾区,一定会走这条路的。中国内地会意识到,高考可能不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通道,应该有另外一个通道。高考可以说是一个主流的通道,而且主流通道我想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它会允许一些独立的和自主的通道。比如我们广州分校在招生的时候,就是一部分高考一部分自主,混合型的,我觉得完全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科研是港科大核心优势

《21世纪》:港科大是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