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宗商品涨价潮的持续助推下,全球性通胀已然扑面而来。
中国4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双双走高,其中PPI同比上涨6.8%,飙升至3年半高位。虽然CPI略逊于预期,但若剔除猪价,从非食品价格涨幅来看,涨价在明显传导。
5月12日晚间公布的美国通胀也大超预期,4月CPI同比上涨4.2%,刷新十年高点,预期3.6%,前值2.6%;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3%,预期2.3%,前值1.6%。数据公布后,美国货币市场认为美联储2022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88%升至100%。周四美国还将公布4月PPI数据,市场预期同比上涨5.9%。
11日,中国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并重提“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12日晚间,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表示,经济仍远未达到美联储的目标,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但他对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感到惊讶,并表示如果价格压力不是暂时的,美联储就会采取行动。
中国涨价在传导
最新发布的中国通胀数据引发市场关注。不仅PPI涨幅超出预期,非食品CPI也明显攀升。
4月CPI同比上涨0.9%(前值0.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但为2020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4月PPI同比上涨6.8%,超出市场预期。
CPI之所以保持较低水平,部分原因是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1.4%。“剔除猪肉后,4月CPI同比涨幅将从3月的0.9%升至1.4%。4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也从3月的0.7%升至1.3%。”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如果拆解食品和非食品分项,从2016年开始,食品(主要是猪周期)就逐渐与经济周期错配,猪肉价格成了CPI中的“逆周期调节因子”。
而从非食品价格涨幅来看,最近两个月涨价在明显传导,环比增幅处于5年季节性增幅的最高值水平,同比也已修复至2019年末疫情前的水平。未来因低基数的关系还将继续上行,三季度或升至2018年2%以上的高水平。有观点认为,按当前情况看,四季度更是有可能突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3%的预期目标。
陆挺对记者表示,预计5月整体CPI将跳涨至同比上涨1.8%左右。此后,PPI上涨的传递效应将更加显著,预计三季度CPI同比上涨约2.3%,四季度上涨2.8%。
摩根大通的预测相对温和。摩根大通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吴向红对记者表示:“消费者支出和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改善,可能导致核心CPI温和复苏。预计整体CPI涨幅在二三季度平均在1.4%~1.5%,到四季度将升至2%以上。我们对2021年全年CPI的预测为1.4%。”
尽管猪肉价格保住了CPI相对温和的前景,但PPI则是另一番景象。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称,除了基数效应导致4月与石油相关的PPI同比上升54.8%(3月为18.8%)外,非石油的大宗商品涨价带来PPI的连续增长仍是主要驱动力,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这缘于全球经济刺激,以及中国持续的脱碳减产行动。由于全球需求复苏和广泛的供应瓶颈,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各大机构的共识是PPI仍将大幅上涨。
野村已将全年PPI和CPI预测分别从4.2%和1.7%上调至6.7%和1.8%。“大宗商品价格在5月初强劲上涨,前10天南华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9%,这表明5月PPI环比涨幅可能高于1%。5月PPI同比涨幅可能飙升至8.5%,6月至10月期间将保持在8%~9%,2021年底将回落至7%以下。”陆挺预计。
邢自强也对记者称,预计PPI同比将在5~6月达到8%的峰值,然后在下半年逐渐下降,均值可能在4%。
美国通胀将继续走升
另一看点无疑是美国的通胀数据。在数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和每月1200亿美元QE计划的加持下,外界担忧美国通胀将继续走升。
虽然4月非农就业数据大爆冷,预计增长100万人,最后却只有26.6万人,但有其特殊原因,丰厚的疫情失业金让一些美国人更愿意在家等发钱。这也无碍机构对通胀走升的预判。中国4月出口同比暴增37%,超出预期,从侧面反映在美国“大撒币”的情况下,需求其实非常强劲。4月最关键的时薪增速也颇为亮眼,环比增长0.7%,同比0.3%,高于预期。
“成本压力将持续存在。4月核心CPI环比攀升了0.9%。”渣打全球G10货币研究及北美宏观策略主管SteveEnglander对记者表示。
5月,就业人数可能重新飙升。媒体称美国总统拜登本周将提醒各州,任何正在领取失业补贴的美国人,如果被提供与其背景匹配的工作,必须接受,否则就有失去失业补贴的风险。他还指示劳工部与各州合作,恢复领取失业补贴人员必须证明他们正在积极寻找工作这一要求。如果严格执行,5月非农或可破百万。
在美国,从木材到房价都处于飞涨的状态。这一情况并非没有出现过。在2010~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和航运价格大幅飙升,半导体也出现短缺。尽管总体通胀确实急剧上升,但核心通胀的上升并不突出。不过,这次可能会不一样。
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宏观研究主管BenMay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我们的基线情景假设下,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通胀在2021年底回升至1.8%的峰值,这种谷底到峰值的抬升幅度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