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波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4家、过会企业8家,创下历史最好水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的宁波板块已逼近百家,全国排名第七。截至2020年末,宁波每13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诞生一家A股上市公司,孵化效率在全国排名第五。
对宁波这座GDP破万亿元的经济大市而言,未来将如何撬动资源推动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宁波金融业如何助力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如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在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方面,宁波有哪些经验?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采访团走进宁波,与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倪炜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探究宁波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展望宁波金融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思路与蓝图,庆祝建党100周年。
补齐法人券商短板
银证保法人机构全覆盖
初步形成银证保法人机构全覆盖,其他功能性机构协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两大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相继落地、“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全面推进,A股上市公司总数稳居全国各城市前十……
在谈及宁波金融业“十三五”期间成果时,倪炜如数家珍,“甬兴证券的设立,填补了宁波过去14年本土法人券商的空白”。
10余年来,本土法人券商的缺失,一直是宁波金融业的遗憾。在中国证监会等部委指导下,宁波成功新设近十年来全国首家内资证券公司,补充了宁波金融机构版图缺失的关键一环,让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更加彰显。
目前,宁波已初步形成了银证保法人机构全覆盖,其他功能性机构协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20年末,宁波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67家,其中金融法人机构34家,包括银行法人机构27家,证券法人机构3家,保险法人机构4家。
倪炜向证券时报采访团透露,各界对甬兴证券寄予厚望:“对宁波金融生态体系而言,甬兴证券不仅仅是一家证券公司,而是集聚各类中介机构和金融配套资源、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甬兴证券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奋斗三年,成为一家有特色的中等规模券商;努力六年,成为一家有价值的上市券商;发展十年,成为一家有竞争力的品牌券商。
设立本地法人券商不容易,办好本地法人券商、交出高质量金融改革创新成绩单更不容易。
未来,甬兴证券将按照“运行市场化、管理现代化、人才专业化、股权多元化”的原则,依托宁波在产业基础、金融生态和营商环境上的优势,“立足宁波、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中国”,稳步拓展业务布局,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综合服务,努力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和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争取在宁波这个‘单项冠军之城’打造证券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建设成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发展的特色精品券商。”谈及未来,倪炜信心满满。
甬兴证券的落户,是宁波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宁波肩挑三大国家金融改革重任——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全国首批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倪炜透露,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已累计巩固深化和新推出180余项创新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中国保险博物馆、全国数字健康保险交易平台等一批保险功能型、创新型平台落地;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方面,宁波全国首创“道德银行”“信用报告评估”等融资模式,全国首推政策性担保“三免一减半”优惠措施,全国首推政策性小微企业复工防疫保险等。
倪炜还透露,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宁波构建了“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以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方式监测宁波108万余家工商注册机构,并靶向定位,重点监测2.5万多家类金融机构,实现对线上线下所有工商注册企业非法集资防控和类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的全覆盖。
一个个“宁波方案”、一串串“宁波解法”、一项项“宁波模式”被推广复制到浙江全省乃至全国。
梯队培育撬动资源
A股上市公司将突破百家
拥有较大经济体量的宁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同样硕果累累:直接融资连续五年保持千亿以上,其中,2020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十三五”期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6家,其中2020年新增14家上市公司和8家过会企业,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目前,宁波国内外上市公司已达11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8家,全国排名第七。截至2020年末,宁波每13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诞生一家A股上市公司,孵化效率位居全国第五。
当被问及宁波上市公司资源为何如此丰富时,倪炜表示,主要是宁波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高端制造集群发展,目前宁波A股上市公司行业覆盖面达28个,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55家,占比达56.1%。
“单项冠军成长喜人,宁波5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中,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达30家,涉及28家宁波上市公司,市值总和占宁波上市公司总市值三分之一。”倪炜说,一大批代表新动能、新经济、新业态的上市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板块的龙头翘楚。
浙江“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