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政治局会议给出答案
时间:2021-05-0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的现状,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从一季度GDP数据来看,虽然同比增长18.3%,为有季度数据以来最高,但该数据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较大,且没有达到市场预计的高限。

“如果仅看同比数,我们容易得出中国经济存在较大正产出缺口、出现过热的结论。然而,这忽视了去年疫情冲击造成的数据幻觉。”中银国际证券全国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剔除低基数的影响,经测算,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相对2019年一季度复合平均增长5.0%。这个速度于中国来讲,处于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限。同时,既低于去年四季度6.5%的同比增速,又低于2017至2019年同期分别为7.0%、6.9%和6.3%的增速。

对于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问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他进一步表示,在需求端,一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而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恢复缓慢。同时,今年年初,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就地过年”拉低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服务业的复苏步伐。综合来看,一季度,消费的超预期恢复,与汽车消费拉动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两年复合平均增速分别为4.0%和-4.1%,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速低了4.2和13.7个百分点。

对于会议中指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服务业、低端消费、制造业投资四个方面。

“目前经济循环链条中恢复最弱的四个部分,却都是内需的核心持久力量,这些后续依然是今年结构性政策呵护和鼓励的部分,也是解决不均衡的关键目标变量。出口虽好,但出口决定权不在内部,是带有‘可遇不可求’色彩的外生变量。”她说。

王军进一步指出,近期,国际市场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或将对出口、制造业投资等方面造成的波动。

具体来看,他表示,风险点至少有三: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承压;二是国际供给端持续修复,出口的替代效应或会拖累后续出口增长;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端恢复低于预期,叠加海外疫情的反复,国际需求的恢复也具有不确定性,或将拖累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景气程度。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此次会议再次重申,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多名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这是符合预期和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

“整体而言,并无政策巨变,基本维持了去年12月政治局、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年初两会的基调措辞的连续性,温和为主,针对‘不急转弯’的理解而言,我们认为略从‘转弯’向‘不急’倾斜。”张瑜称。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2021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的主基调,要求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克强在会上提到,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会中有关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提法,在张瑜看来,措辞并无重大表述性和方向性变化,财政延续预算体现休养生息的基调,其中,会议提到的“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中的“撬动”一词,本身含义就是用小资金尽量有大效果;货币政策措辞稳健,全球大宗价格和国内工业物价走高之下,市场一直担忧货币政策会有明显收紧,至少现在来看总量政策层面并无过度收紧的意愿。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强调坚持稳字当头,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不过,日前央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均有所回落。其中,3月末,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删除了“不急转弯”的表述,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将要“转弯”?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