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又遇"少子化" 长三角人口结构矛盾待解
时间:2021-05-0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兼有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属性。《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调研了解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有的省份人口增长创40年来新低,有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数。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421”结构,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逐年递增。

专家指出,长三角目前处于“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状态,“人口老龄化成本”持续走高,或将导致经济社会运行成本高企,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

有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记者调研发现,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均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则进入急速发展的新阶段。

人口自然增长多年来持续走低。安徽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人口自然增长继续放缓,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38万人,为1980年以来最少,创40年新低。近10年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自然增长人口也在低位徘徊。据《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人口出生率不容乐观。2019年,安徽全省出生人口为76.3万人,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口出生率为12.03‰,为2005年来最低水平;上海市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0‰;浙江全省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0.51‰。

人口老龄化进入急速发展新阶段。江苏省老龄办发布的《2020年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江苏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34.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2%。预计到2025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7%。

与江苏类似,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60岁及以上人口1172.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41%。浙江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0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6%。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达35.2%。

结婚人数递减,离婚人数递增。据安徽省民政厅数据统计,2015年安徽省结婚人数为73.81万对,2020年结婚人数为44.33万对;2015年安徽省离婚人数约14.94万对,2020年离婚人数为19.47万对。5年间,结婚人数呈递减趋势,而离婚人数则呈递增趋势。这一情况并非出现在安徽一个省份,在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

生育意愿持续低迷

专家指出,长三角人口结构出现变化,主要受到前期生育潜力集中释放、适龄妇女数量减少、养育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生育意愿不断下降。

生育潜力已集中释放。安徽省统计局人口统计处处长李方启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四年来,政策累积效应在2017年得到充分释放。以安徽为例,当年出生人口87.6万人,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2018年出生人口78.1万人,比2017年减少9.5万人,2019年又减少1.8万人,进入生育政策调整后的平稳期。

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长三角地区15至49岁妇女人数自2010年后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近年来,适龄妇女比适婚男性的数量要少。”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储昭斌说,育龄妇女持续减少,尤其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直接导致出生人口减少。

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受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学前教育缺乏等因素影响,适龄生育群体的生育意愿在下降。上海新市民程妍(化名)已经在上海工作了8年并在2019年结婚,今年31岁的她目前并不打算要孩子。“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养一个孩子估算下每年至少要10万元的开销,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程妍说,未来只会要一个孩子,不可能考虑生两个。

高龄人口持续增加。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5.8%。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李霞说,随着年龄增加,老人患病率越来越高。庞大的老龄人口数量,尤其是快速增长的高龄人口,推高了人口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放缓。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双重挑战并存

多位专家认为,伴随着老龄化进入急速发展新阶段,长三角地区将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人口发展困境。随着老龄化程度逐年加剧,全社会对养老保障和健康保障的需求增加,却又尚未建立成熟的人口老龄化应对机制,这将导致经济社会运行成本高企。

“未富先老”,基本生活保障广覆盖还有差距。据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在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社会人均GDP离这一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以江苏省为例,据江苏省老龄办副主任刘育林介绍,该省在198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为1193元人民币(折合不到200美元)。到2018年,江苏全省人均GDP增长至16579美元。但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个人腰包还不够富裕。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最主要来源是老人的固定收入。其中,老年人养老金(离退休金)的拥有率最高,每月平均1018元。老年人的职业或企业年金最高,每月平均1748元,但目前全省拥有率仅有0.4%。

“未备先老”,尚未建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