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事件:美国时间2021年4月28日,美联储公布4月FOMC会议声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接受采访。
1、美联储货币政策部分“只字未改”,符合市场预期。
2、4月声明对经济前景的表述更显乐观。具体有三方面变化:1)强调了经济和就业指标的改善。3月声明中对于经济和就业指标的描述是“复苏步伐缓慢”后的“回升”,而本次描述为“疫苗和强有力政策支持”下的“加强”(strengthened)。我们认为这与3月经济数据显著好于2月有关。2)明显调整有关通胀的表述,或暗示3月PCE同比已超2%。3月声明说“通胀继续保持在2%以下”,而本次声明删去了这一表述,改为“通胀上升,主要反映了暂时性因素。”我们的基准测算显示,由于基数效应,美国3月之后的PCE月同比增速可能均将超过2%。3)对经济风险的表述有所弱化。3月声明认为经济前景风险“相当大”(considerable),而本次仅轻描淡写地描述为经济风险仍存。这与美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效果有关。
3、鲍威尔的采访发言整体维持鸽派,但略显“优柔寡断”,市场并不买账。1)经济:有记者问声明中的“加强”具体是什么意思,鲍威尔说,一是部分经济数据很好(verygood),二是与我们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2)通胀:有记者问如何定义“主要由暂时性因素”里的“主要”,鲍威尔说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是基数效应,当然能源价格、经济重启等各因素也都存在。有记者问是否有通胀预期指标的“红线”,鲍威尔说,通胀预期指标本来波动就比较大,而且关键问题不是能不能达到(某一水平)、而是何时达到(when)。3)削减QE:有记者问美联储是否在讨论Tapering,鲍威尔说,现在还不是开始谈论缩减购债规模的时候。4)资产价格:“一些资产价格很高,你在资本市场上看到了一些泡沫,这是一个事实。我不会说这与货币政策没有关系,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接种疫苗和重新开放经济有关。”鲍威尔讲话提到股市“泡沫”后,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其中道指跌0.48%,标普跌0.08%,纳指跌0.28%。10年美债收益率由1.64%下行至1.62%,美元指数亦下行。
4、如何看待美联储现阶段的“优柔寡断”?市场期待美联储给出更多明确的态度和信号,例如,目前美国经济是否达到了鲍威尔所说的“拐点”(inflectionpoint)、什么是其经常提到的“实质性进展”、对通胀指标的容忍极限在哪?但是,鲍威尔的本次发言仍然略显含糊。我们认为,现阶段,美联储的决策方式更偏向于“调适”(accommodative),或者说更加偏向于一种“结果导向型”(outcome-based)的决策机制,因此未给出有关“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定义、未给出通胀指标的“红线”。
其深层次原因可能是,美联储认为经济数据所显示的复苏势头不一定能够“线性外推”。未来美国经济走势,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种是复苏“受阻”,这是由于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与疫苗推广进展仍有不确定性;另一种是复苏“过强”,这是由于全球货币宽松、疫苗接种、美国财政刺激、大宗商品周期、以及基数效应等多方因素造成的通胀压力。
5、美联储可能在6月或7月会议上开始讨论削减QE。建议重点观察两组数据:疫苗进展以及通胀压力。1)圣路易斯联储布拉德在4月7日表示,对缩减QE的讨论可能将在疫苗接种率达到75%时提上日程。我们测算,美国实现75%人群的“完全接种”,可能需要到7月左右。2)基数效应下,预计美国在4-5月或见证通胀指标高点。届时可能出现两方面分歧:一方面是“力度”,是低基数效应以及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正常反弹,还是前期货币财政大力刺激下的非健康爆发?另一方面是“持续时间”,是如美联储多次强调的“暂时走高”,还是供需矛盾将客观持续,又或者(由于“价格粘性”)物价调整可能具有长期性。
如果4-5月通胀数据过高,美联储在6、7月开始讨论削减QE的概率就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