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比2019年1-3月份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5366.3亿元,增长1.58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368.0亿元,增长56.9%。
点评
1-3月工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比2019年1-3月份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延续较快的增长态势。工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源于生产端延续回升,3月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速为0.60%,工业生产持续修复,且强于季节性。另一方面受益于销售端的快速增长,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38.7%,生产和销售的较快增长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就是受到去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基数较低,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自去年5月以来,国内、海外需求共同修复,工业企业利润修复加快。
从需求端来看,3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3.9%,国内企业生产活动维持活跃,3月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新订单指数都高于55%,新兴产业的需求仍维持在较高景气区间。自去年3月起,制造业PMI持续维持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整体仍处在景气区间。
着眼外需,随着当前国内外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海内外需求有望趋势性回升,3月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5,位于高景气区间,制造业出口企业对近期外贸形势保持乐观。
制造业升级是后续制造业增长、投资的主题。一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4倍,两年平均增长40.7%,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倍、1.26倍,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4.1%、36.8%。原材料行业利润的高速增长,拉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1.5个百分点,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需求回升的拉动作用密切相关。新兴市场、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进度不均衡,部分商品供需恢复不同步,短期进一步拉升了大宗商品价格。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制造业受益于疫苗需求迅速增加以及防疫防控的需求,利润同比增长88.7%。当前国内新经济快速崛起,去年提出“两新一重”,今年我国确认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新基建等重点政策对国内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制造业升级是后续制造业增长、投资的主题。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