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国家,印度疫情蔓延引发全球高度关注。面对疫情冲击,国内不少与印度有往来的企业忧心忡忡。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全球原料药市场的主力供应国家……随着印度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发展,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订单转移国内企业:
苦恼爆单又担忧弃单
“现在最头疼的是货做不出!”
印度疫情蔓延,在全球产业链大分工的背景下,也牵动了国内诸多出口印度中小企业的关注。
吴先生是中山一家灯头零配件生产商的主要负责人,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印度及其他东亚国家。产品在印度组装后将会销往欧美,印度出口业务占其公司业务总量的比例超过九成。
谈及印度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时,吴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疫情尚未对公司已有的订单产生影响。
“实际上,印度今年以来一直饱受疫情冲击,但来自印度的订单暴增,同比增幅约50%,特别是春节过后,订单量骤然增加。”
产能跟不上订单增加量是吴先生最大的困扰,“3月份的订单按我们工厂当时的人手去生产出货,需要排到9月份。”吴先生说。
“目前我们没听到印度工厂要停工的消息,有可能是我们出口的地区疫情影响相对没那么严重吧。我们和印度那边保持着密切联系,怕疫情蔓延会造成弃单。”据介绍,吴先生的出口产品主要送往印度北方邦城市莫拉达巴德。
“订单多得忙不过来。”这也是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主的心声。受疫情影响,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无法保证正常交货,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供货不受冲击,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651亿美元,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货物出口贸易增速5.3个百分点,较2019年一季度出口额增长15.6%。其中,纺织品出口3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0.3%;服装出口333.0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弃单情况也令人担忧。“还有5000台货放在仓库呢!”深圳石岩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印度的最大客户,往年每个月都要从她的工厂订几万台的货在印度本土销售,但今年还没有订过货,去年订的货还有5000台没有提货。“他们全家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印中资企业:
本地生产受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有部分中国企业将产能迁往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印度。这部分企业现状如何呢?
胡先生长年在中印两国往来经商,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印度的中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制造业企业,主要以手机产业链公司居多;其次是互联网公司;还有一类是贸易公司。
首先,制造业企业中手机产业链上的绝大部分厂家过得还可以,不用担心订单问题,也给当地提供较多就业岗位与税收,当地政府也不会刻意为难。但受疫情影响,很多工厂前期基本属于半运作状态,加上现在签证困难,中方管理人员难以到达当地,这种远程操控的方式只能维持基本运营。
“目前很多企业的配件都是中国直接发去印度,那边生产能力跟不上。”胡先生表示。
其次是一些科技公司在印度的分公司,受去年印度政府封禁中国APP政策影响,大部分在印的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已经撤出,给这些大企业做配套服务的小公司也相继撤离。
最后是贸易行业,此前边境对峙导致一些货物订单下降。再加上印度政府限制中资企业参与印度部分政府项目,那些做配套的产品和行业备受打击,大幅缩减业务规模。
上市公司紧急“应答”:
影响暂不大
近年来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去印度投资设厂,印度疫情严峻,也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闻泰科技27日股价跌停,公司午间回应称,其印度工厂在正常生产中,安得拉邦当地没有封城,员工都安排了班车接送,工厂依政府防疫要求执行早晚检测体温,做好消毒措施,保持社交距离,严格要求戴口罩。据悉,闻泰科技印度一期和二期制造中心项目位于安得拉邦,二期制造中心项目是闻泰科技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能够为手机客户提供壳体等整机和结构件制造服务。
海康威视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印度建有工厂,目前已投产运营。随后记者致电海康威视证券部了解到,公司海外业务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疫情加大了对医疗器械用品的需求,理邦仪器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印度市场是公司海外新兴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印度设有子公司负责印度本土业务,目前正积极响应各方需求。三圣股份表示,春瑞医化近期印度市场相关医药中间体订单较为稳定,暂没有显著增长。普洛药业表示,疫情对印度市场的影响去年就有,但影响有限。
也有公司印度工厂已停工。弘信电子表示,印度国内目前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印度工厂无法正常开工。公司正在努力尽快重启印度工厂。印度工厂目前体量较小,停工对公司正常运营无太大影响。
清新环境表示,因疫情原因公司在印度中标的项目工期受到一定影响,但公司持续落实本土化政策以防范国际业务风险,同时与项目业主保持积极沟通,目前印度项目执行工作均在正常推进中。
华业香料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大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