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疫情形势改善、经济加速回归常态,市场对美联储的政策立场越发关注。
美联储年内会不会退出QE,可能的时点及触发因素?本文梳理,供市场参考。
历次美联储退出宽松的触发因素:就业显著改善近期美联储官员为何频频淡化通胀风险、强调不会收紧货币?因为相比通胀,他们更关注就业。3月以来,美国通胀水平加速抬升,通胀预期更是刷新2013年来新高。但美联储对此不以为意,多位官员反复强调通胀可控、不会收紧货币。这背后的根源,在于美联储更关注就业,认为只有就业改善、才会引发持续性通胀压力。
1990年以来,历次美联储政策趋势收紧的触发因素,都是就业大幅改善。2008年前,在就业水平恢复或超过前一轮周期高点阶段,美联储往往开启加息。2008年后,美联储继续紧盯就业。例如,2013年5月,伴随金融危机时缩减的就业数恢复了75%,释放退出QE信号;2014年10月,就业恢复超100%后,正式退出QE。
美国就业目前状况:疫情与财政“发钱”拖慢了修复进程截至3月,美国前期受疫情冲击而萎缩的就业规模仅恢复了62%左右,服务业的就业修复尤为缓慢。疫情爆发后,美国非农就业规模共减少215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15%。虽然2020年5月以来,就业跟随经济重启逐步修复,但截至3月,此前减少的就业规模仅恢复了62%左右。分行业来看,商品生产行业的就业规模已恢复近7成,而就业“大户”服务业的就业恢复程度刚刚超65%。
疫情反复拖慢复工复产节奏、财政“发钱”拉低工作意愿,是美国就业修复缓慢的主因。美国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修复缓慢,一方面与疫情此前频频反弹有关,后者导致餐馆、酒吧等服务业场所的经营受限,无法正常开放。连续多轮的财政“发钱”,也降低了部分劳动力的工作意愿,影响了整体就业的修复。数据显示,因为人手短缺,美国在岗劳动力的工作强度、报酬水平双双刷新了历史新高。
未来演绎方向:就业或将进入加速修复通道,警惕美联储下半年政策态度转向伴随疫苗大规模推广、经济活动加快回归常态,以及财政“发钱”接近尾声,美国就业或将进入加速修复通道。2月以来,疫苗推广、疫情改善下,美国各州纷纷加快推动经济回归常态,取消对酒吧、餐馆等的运营限制。同时,财政“发钱”
接近尾声,及房贷等偿还压力的上升,也开始推升劳动力的工作意愿。数据来看,美国非农新增就业已连续2个月加速改善,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持续快速下滑。
中性情形下,美联储可能在下半年释放退出QE信号,并在2022年下半年前后正式退出QE。假设非农就业未来月均新增40~60万人,美国此前减少的就业规模将在下半年恢复75%,并于2022年下半年前后完全修复。综合2013年经验及就业修复进程来看,美联储可能随之分别释放退出QE信号、及退出QE。当然,若拜登基建法案提前落地等、带动就业更快修复,美联储政策态度将更早转向。
重申观点:美国经济修复持续加快、通胀压力加速累积,叠加美联储政策态度趋逐步转向背景下,需警惕10Y美债利率破2%风险及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风险提示: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