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疯狂炒币:风险和暗道无处不在
时间:2021-04-26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日前,虚拟币上演疯狂行情,“一夜暴富”的故事又悄然在各个社群里流传,但炒币之后无法变现的情况也在持续蔓延。

根据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

由于国内监管不允许银行、支付机构为虚拟币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能力,OTC场外交易模式应运而生。其中,虚拟币的交易存在于虚拟币交易平台,法币资产的转移则发生在用户间的法币账户(银行卡、支付账户)之中,以此完成法币与虚拟币的交易。

但随着反洗钱力度不断加大,“炒币赚到了币,怎么变成法币安全的落入腰包”成为各位炒币用户心中的大患。而为了想方设法逃过监管、钻法律的漏洞,虚拟币交易平台投资人心存侥幸地开始了“猫鼠游戏”……

洗钱凶猛

当前,通过比特币匿名转账逃开流向追踪,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的手段。

由于匿名、去中心化(在交易过程中具体体现为不依赖于中心结算)的特点,在比特币转账交易中,交易双方匿名不可追溯,极其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比如嫌疑人将非法所得放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非法所得转换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接下来进行基于虚拟货币的转账或直接兑换成人民币等法币。

裁判文书网上的一则案例显示,多名被告实施电信诈骗,张某(化名)负责通过刷POS机消费转移钱款,丁某通过比特币交易的方式将诈骗款换为比特币,然后将购买来的比特币卖出,并指令比特币买家将人民币钱款转入多个个人银行账户,最后将钱取出,以达到洗钱目的。

腾讯安全战略研究分析指出,前几年,国内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并不常见,近年来(数量)突然猛增。在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国内虚拟币相关洗钱案件,2020年案件量明显多于2019年之前的案件量,2021年至今的案件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数量。

“虚拟货币中,比特币是大多犯罪分子洗钱的必备选项,用比特币洗钱这条黑产链的资金体量令人咂舌。2019年、2020年转入非法资金的比特币地址越来越多,而每笔金额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的占比也有所上升。也就是说,2019年、2020年每年转入比特币地址的非法资金有数十亿美元之巨,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腾讯安全战略研究表示。

对于犯罪分子“青睐”通过比特币洗钱的原因,上述分析认为,基于比特币市场逐渐成熟的背景,以及全球疫情加重等因素。就国内而言,主要原因是2020年末开始的“断卡”行动,依赖于国内银行卡取现的传统洗钱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犯罪分子不得不改变策略,“比特币洗钱”自然成为更加划算的条件。

交易关卡

比特币交易到底面临着哪些暗道和风险?《中国经营报》记者以买币者的身份进行了体验式调查。

“请提供近7天银行卡流水,账户余额。”“为什么最近7天没有消费?那提供最近一个月的银行流水”日前,记者在尝试向某国内虚拟币交易平台购入比特币时,被卖家要求出示银行卡流水。卖家反复表示,因最近OTC交易黑钱流入比较大,希望买家理解。

在记者提供最近一个月流水后,对方因看不到记者余额更详细的来源,拒绝了记者在场外向其转账人民币。最终,记者购入比特币的订单因逾期被自动取消。

卖家交易缘何如此“谨慎”?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的币圈“冻卡潮”正在不断扩大,“稍不留神”交易的银行卡就会被冻结,连原本自己的资金也无法取出,后续还可能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目前,行业的默契在于——“买家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工具直接转账,不要备注。”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不能完全躲过银行等支付通道的监控。在记者使用支付宝转账给虚拟币平台上的卖家时,支付宝直接弹出了“诈骗提醒”,除了“立即举报”的按钮再无其他选项。

不过,当记者更换同一身份证注册的另一个支付宝账户,继续尝试向上述卖家发其转账时,变成了反欺诈中心提醒,多了“去答题”的选项,正确对一些防诈知识进行作答后,记者完成了向卖家的转账。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第三方不能百分百阻拦买家,似乎让投资者有了喘息之机。但是即便成功完成交易后,投资者仍面临后续冻卡的风险。

变现“花招”

为了能安全地将炒币获得的收益变成法币,币圈中人可谓绞尽脑汁。

除了上述提及的“不要备注”,在查阅各个卖家的交易要求过程中,一些提示常令人哭笑不得——“转给某某银行,支行随便你写”“‘公安备案’,黑钱自重”“不要扫码,手动搜我微信号,添加后请打招

呼,我也加上你后,再转账”。

有的卖家为了分散风险,甚至动员亲戚朋友分开十几张卡收款。亦或者折价出售,变相逼迫对手方用“沉淀资金”快速买入。(在账户现有的余额而不是腾挪来的“黑钱”)。

在线上交易“信任”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办理一张国外的银行卡,将手中的币换成美元也成为了

一时的解法。同时,一部分人也将目光投至线下,打出了现金交易优先的口号。

不过,上述招数并不能瞒天过海。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研究者杨俊表示,对于银行、支付机构均有反洗钱义务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