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巴适"成都发布"幸福"机会清单
时间:2021-04-26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成都有个词叫‘巴适’,希望你们在这里工作生活都能‘巴适得很’!”4月21日,在成都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蓉漂”们说。

无论是让“蓉漂”的年轻人,还是让城市市民工作生活都能“巴适得很”,正是成都的目标追求。为此,今年2月18日,该市发布的《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1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十大工程”)勾勒出了路径图:涉及居民收入、居住环境、出行、教育、医疗、养老、全龄友好等众多领域。

为了更好地推动十大工程的落地建设,4月21日,成都市举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机会清单发布会暨首次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此次发布的422条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包括政府需求、政府供给、企业能力和企业协作四个方面。

“数字不会说话,但从生活味儿中最能体会到一个城市的温度。”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认为,成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就是为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势,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

场景营城:9000亿机会清单打造幸福城市

2月1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动员大会,确定深入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城市新样本。

为此,成都将十大工程与“十四五”规划、自身发展定位和全年重大目标相融合,计划实施项目339个,总投资近9000亿元,涉及社会资本超2000亿元。

这正是成都的模式创新:在十大工程中,针对市场主体,将强化国有企业引领合作机制,发挥市属国企功能平台和建设主体作用,瞄准行业龙头引进城市合伙人、战略合作者,建立投融资、规建管一体的开发模式;探索共同体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拓展与在蓉中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行动共同体。

本次发布的首批机会清单聚焦十大工程,包括政府、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共422条,具体为政府需求清单、政府供给能力清单、企业能力清单、企业协作清单。据介绍,清单致力于汇聚各方力量,在每一个领域又进行了场景的细分。比如政府需求包含75个细分场景、199条需求信息,其中基础设施建设71条、资源要素11条、产业协作配套22条、规划设计24条、解决方案11条、活动举办31条、产品和服务采购21条、项目融资8条。

“通过发布投资机会清单,凸显出成都在打造幸福美好生活城市中场景营城的理念。”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德昌认为,当前,成都的城市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高质量发展是主题,幸福美好生活是主线,通过场景营城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探索。

“以人为核心”:让居民生活工作更“巴适”

“我来自陕西。”“我来自河北。”“我来自重庆。”在一家初创公司里,年轻的员工们七嘴八舌地对总理说。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从最初的创业团队,扩展到现在的800多人,“我们的员工硕士以上学历占20%,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蓉漂’。”

目前,成都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121个,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超过1700个。这里,已然成为“蓉漂”们的聚集地。

成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双创”,接连推出“人才新政12条”、“海外留学生回引工程”、“蓉漂计划”、“蓉贝”软件人才计划等。2017年以来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47.6万人,平均每天吸引落户青年人才约500人,其中30岁以下人才占比78.9%。

2020年,成都人才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47位,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这样的变化,源于成都越来越“巴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十大工程中,针对青年群体,成都专门推出“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让青年人才筑梦成都、成就未来。

此外,“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则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以全龄阶段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环节中。到2025年,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残疾儿童康养救助覆盖率达100%。

在成都看来,无论是“蓉漂”的年轻人,还是城市市民,要生活工作得更巴适,还需要从生活成本到城市通勤、公共服务,从群众“钱袋子”“车轮子”“菜篮子”等方面,让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有了具体的表达。为此,十大工程正是围绕这些核心任务,化解为新场景、新清单一一落实。

例如在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中,成都提出2021年将完成35个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能级新标杆项目100个,努力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幸福之城做强公共服务支撑。其中,2021年工作目标包括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增加学位10万个;整合优质资源,择优遴选50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