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宏观政策有望继续稳字当头
时间:2021-04-26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而一季度经济数据备受市场的关注。

如市场预期,我国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有统计显示,上一次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是在2011年二季度。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4月16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首先,从总量上看,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速可喜;其次,从结构上看,一季度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不仅表明发展势头强劲,更表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力正在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累积,质量效益越来越高;再者,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势头更好。”

“一季度同比增速冲高主要源于相对领先的复苏进程和低基数下的修复。”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记者表示。

虽然我国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国家统计局也撰文表示,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受访专家也表示,预计未来宏观政策着力点是统筹兼顾、稳字当头、不急转弯。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一季度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具体来看主要宏观经济数据,首先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今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

徐阳对记者表示:“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显示生产整体不弱。具体来看,限产之下高炉开工率、粗钢产量均有回落,而汽车轮胎、涤纶条丝开工率显著攀升。”

展望后市,徐阳认为:“由于欧洲疫情反复、美国1.9万亿美元刺激政策出台,预计出口链条上半年维持高景气度;此外,消费、制造业继续恢复,地产上半年可能不会出现明显回落。”因而他预计,今年4~5月工业生产大概率继续保持强劲,但下半年会回落。

其次是投资稳步恢复: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2019年1~3月份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2.9%。其中今年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环比增长1.51%。分领域看,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2.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7.6%。

“在固定投资方面,春节之后建筑业升温,因而基建与地产投资都不弱。而在制造业上,当前外需依然强劲,内需也在恢复过程中,企业利润较高。”徐阳对记者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认为:“一季度企业中长期信贷增长较快,对应着基建、制造业等需求较为旺盛,有望加大资本开支力度。”他还预计,下一阶段,专项

债券迎来发行的窗口期,会继续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基建有望继续改善。

在房地产投资上,温彬指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趋势较为明显,预计下一阶段将延续回落。”

展望未来,徐阳认为:“预计下半年投资可能会走低,但不会出现明显回落。”

最后是消费逐步改善: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经季节调整,与去年10~12月份环比增长1.86%。其中,今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环比增长1.75%。

徐阳告诉记者:“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对前两个月社零数据有一定拖累,特别是餐饮最为明显。不过,3月商品零售改善稍弱,但餐饮恢复相对较好。”

餐饮收入有所改善,有数据显示,3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1.6%,一季度同比增长75.8%,但两年平均下降1%,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徐阳还预期:“随着疫苗逐步推广,消费会进一步回暖。”

展望二季度经济走势,徐阳告诉记者:“随着疫苗接种逐步推开,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加快,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恢复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长8.2%左右。”

从全年来看,程实预计:“随着疫苗接种的广泛推进令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渐趋明朗,中国经济内生复苏的节奏也将延续,全年经济增速有望稳健运行在6%的底线目标之上。”

宏观政策有望继续稳字当头

虽然我国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业界专家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还需政策支持。

温彬指出,从综合经济恢复情况和预期走势来看,预计今年能够完成政府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我国经济将继续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中不协调不同步因素增多,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和力度出现明显分化,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存疑。国内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违约风险上升、地方财政压力增加、国内复苏基础还不牢固。

国家统计局官网撰文表示,总的来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