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同比高增长,主要因低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速较4季度同比增速放缓。1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4.2%,两年平均增长3.2%,低于4季度同比增速5.5%。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2.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9.9%。
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低于2019年同期。1季度,增值税同比增长23.9%,两年平均增速-2.7%;消费税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0.4%;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0.9%。
个人所得税保持较快增长。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11%。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81.4%,主要因为去年低基数;但两年平均增速16.3%,也比1-2月份加快。
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94.3%,两年平均增长48.9%。3月份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速3.7%,较1-2月大幅回落。
3月财政支出增速明显放缓,对当月经济造成一定拖累。3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从1-2月份10.5%降至0.2%,增速明显放缓。
其中,基建相关支出3月同比下滑14.2%。1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0.1%。财政支出放缓给3月和1季度内需增长造成一定拖累。
1季度土地出让收入维持高增长,但地方专项债发行量下降拖累政府性基金支出。1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48.1%,两年平均增长16.9%。土地收入带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47.9%,两年平均增长14.1%。但是1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下滑12.2%,两年平均下降4.2%,主要因为地方专项债发行量大幅低于去年同期。1季度仅发行264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远低于去年同期10829亿元。
1季度财政赤字同比大幅收缩,给内需带来紧缩效果。1季度一般公共预算赤字1,588亿元,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赤字9,300亿元;政府性基金从去年1季度7,172亿元赤字转为1,274亿元盈余。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合计赤字从去年1季度16,472亿元大幅下降为314亿元。总体上,财政同比大幅收缩使得1季度内需增长减缓。往前看,随着两会后地方债开始陆续发行,财政支持力度可能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