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广东|"大湾区在变小,大湾区在长大":粤港澳大湾区崛起大桥经济,世界级城市群加速融合
时间:2021-04-2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广东中山的马鞍岛一下子成了离深圳最近的地方,是“一眼便能看得到”的距离。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陈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站在马鞍岛上,宝安机场的飞机起降,广州南沙港区巨轮靠泊的轰鸣仿佛就在耳边。“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到深圳机场将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

通行时间的大幅缩短,预示着人流、物流、信息流频繁的交互,企业最先嗅到了商机。

在深中通道2018年2月全面开建前6个月,深圳新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就跑到中山注册了新公司,7月便将公司的制造部分从深圳搬至中山,12月就调试好了生产线……

这只是中山坐享深中通道“大桥红利”的一个缩影。从最早的虎门大桥,到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再到未来的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大桥与跨江通道在拉近珠江东西两岸距离的同时,也加快了两岸经济与产业的互动。

此前一度被珠江隔断的珠三角,未来将借由7-8条大桥和跨江通道形成一个1-2小时的生活圈。大桥带来的改变,正在重塑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格局。在受访专家看来,大桥不仅带来了交通效率的提升,还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建设的不断提速。“大桥为大湾区产业升级带来了无限想象,也成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纽带。”

大桥通东西,经济联两岸

“1997年以前,珠江东西两岸交通不便,深圳、东莞前往中山、珠海等地需坐船过渡,少则半日,多则一天。”一位老交通人回忆道。

1997年,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成为首座跨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大型桥梁,改写了珠三角的交通格局。1999年,连接虎门大桥的京港澳高速广珠段建成通车,与广深高速共同成为珠三角经济快速崛起的基础。

大桥的到来,极大提升了珠江东西两岸物流运输的效率,也造就了中山古镇从渔桑之村到“中国灯饰之都”的蝶变。

中山市古镇镇党委书记匡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作为全球灯饰源产地,古镇灯饰产业产值超千亿元,销量占国内灯饰市场70%以上,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此产值背后,大桥起了很大作用。“中山市古镇位于中山、江门与佛山三市交界,灯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的前提就是交通物流。”匡志表示,古镇近600多家物流企业,源源不断将灯饰产品经大桥运往珠江东岸,经由虎门港、盐田港走向世界。

随着跨江通道增多,古镇的灯饰产业也已经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兆驰照明便是其中一家从事灯具研发制造的全产业链企业。

兆驰照明运营管理总监王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经从深圳到中山单程要五六个小时,一遇堵车耗时动辄一天,这样的交通条件很难追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对交通改善带动产业发展的过程深有感触,广佛高速拓宽、南沙大桥开通,都带给中山极大的想象力。”

王钊表示,届时深中通道通车后,从广东中山古镇灯饰城到深圳龙岗的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将大幅提升交通物流效率,也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珠江西岸产业链的布局。

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陆续建成的二十余年,也是珠江东西两岸加速融合、区域经济迅速崛起的二十余年。例如,跨江大桥下、高速旁,虎门、南沙自贸区、中山火炬开发区与翠亨新区,连同珠海国家高新区、横琴新区,全部串联起来,经济实力快速壮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虎门大桥通车二十余年,沿线广州、中山、珠海三市的GDP增长十倍有余。尤其是地处广澳高速的中山城区东出口,占据深中通道的桥头位置的中山市火炬区,成为大桥经济的典型受益者。

据介绍,如今的火炬区已经集聚了中山市50%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造了以全市5%的土地创造全市约13%GDP的优异成绩。

“未来,火炬区将积极对接深中通道等区域性交通大动脉和全市交通网,时刻准备迎接大桥带来的经济红利。”火炬区相关负责人直言。

大湾区的“大桥时代”已然来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越认为,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桥建设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对现有需求的“切蛋糕”,而是相互促进,以交通完善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增长是远超建设速度的,未来沟通珠江东西两岸的桥梁通道还会增加。”陈越说。

大湾区在变小,大湾区在长大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从此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这座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意义远不止于交通。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一立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珠海打造枢纽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

作为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科研+产业+资本”的聚合创新模式,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及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珠海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已投产算力达116亿亿次/秒,累计为144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精准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