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论》开篇
2020年,中国出口货物17.9万亿,进口货物14.2万亿,分别占名义GDP的17.65%和14.0%。这充分说明,出口、进口都是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净出口占GDP比重完全不能体现进出口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正是在这一出一进一呼一吸之间,完成了与世界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换,实现了国内国外的双循环。
出口体现的是世界对中国的需求。2020年出口额增长显著的商品有五类:1.防疫相关;2.电子元件、计算机与消费电子;3.房地产下游;4.玩具、体育用品。5.汽车与汽车零配件。2021Q1仍在加速的是医药、体育用品、汽车。2020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背后原因一是发达经济体扩张性政策的外溢,二是疫情全球扩散,致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的上升,三是全球经济贸易的整体恢复。根据上述三因素的假设,可以算出中国出口增速将在2021Q2至Q3回落至20%左右,2021Q4将回落至10%左右,2022年降至3%左右。
进口体现的是中国对世界的需求。2020年进口额增长显著的商品有四类:1.肉类和粮食;2.金属矿尤其是铁矿,钢材、铜材等;3.美容化妆品与洗护用品;4.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2021Q1边际加速的是金属矿、原油、天然气、基础化学品、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零配件。进口商品种类与中国CPI、PPI、总需求的走势与结构是可以相互印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