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和“逆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务实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4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在货物贸易方面,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1.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5%。在双向投资和承包工程方面,一季度,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沿线国家实际在华投资32.5亿美元,同比增长64.6%。我国在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占同期总额比重均超过58%。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张建平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季度,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务实合作都在稳步推进、持续增长。在贸易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重要的着力点。特别是,得益于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挖掘经贸潜力,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张建平指出,“一带一路”代表了一个巨型的跨大陆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与发展平台,其中,三分之二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将是中国非常关键的合作平台。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构筑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的网络,将通过制度性开放推进与沿线国家的系统性合作。
谈到疫情后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前景,张建平指出,周边地区的合作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除了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件”需求,也有大量“软件”的需求,包括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融资的需求、人力资源的需求、技术援助的需求等。
此外,张建平补充道,着眼于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也会有低碳和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需求。周边地区一向是中国国际合作与交往的重点优先地区,未来,我们各个领域的需求,将通过“一带一路”的系统性合作逐渐得到满足。
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4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周边关系蓝皮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报告(2021)》,这是首部研究中国与周边关系的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总体可控,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是主流。中国与周边国家正努力开创共赢共享新局面,但周边国际环境依然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中国需要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布局,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邻国达到16个。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和“逆全球化”抬头等考验,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0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这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义桅提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既要有“联通”又要“循环”,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发展的平台路径;二是既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又要提升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切实有效应对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的遏制打压;三是既要“参与规则”又要“引领规则”,推动国际规则更加包容和更加公正;四是既要推动“机制创新”又要促进“平台创新”,更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既要实现“硬联通”又要实现“软联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保持增长
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保持增长。据商务部数据,去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人民币计为1.0%),占我国总体外贸的比重达到29.1%。
在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逆势上扬。蓝皮书显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推进,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东盟进出口总额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7%。按美元统计,双方贸易达6846.0亿美元,增长6.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在蓝皮书中指出,东盟先后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英国“脱欧”及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肆虐的背景下发生的,从这一点来看,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似乎有一定的“偶发”性。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