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不及预期,构成一季度GDP的主要拖累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14.1%,低于市场预期的17.6%。存在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信息,使得本次工业生产数据愈发显得扑朔迷离:一方面是3月制造业PMI、用电量等数据都不错,一方面则是工业企业产销率、产能利用率等数据都在下降。我们判断3月份工业生产放缓是暂时性的,可能与就地过年导致的生产提前有关,未来工业生产仍有望保持强势复苏。
消费端复苏好于预期,呈现加快增长态势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4.2%,高于市场预期的28.4%。从环比看,3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增速进一步加快。
线下零售加快改善,餐饮、住宿等接触型服务消费明显复苏。一季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61.4%,略高于去年同期(59.4%),但仍低于过去几年同期(一般处于65-68%之间),未来仍有不少提升空间,有利于提振后续消费。
投资端复苏也好于预期,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强势领跑1-3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6%,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5.1%。
我们根据累计值和累计增速测算出当月环比增速,发现3月制造业投资环比增长44.6%,广义基建投资(含电力)增长42.2%,二者增速虽然低于2020年3月,但均好于2019年3月。而3月房地产投资则环比下降2.8%,与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高增形成鲜明反差,但符合季节性规律。
我们判断一季度经济数据不会对政策节奏造成重大影响总体看一季度经济数据,除了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外,服务业、消费、投资等各项数据都不错。尽管正反两方面信息扑朔迷离,加大了这份数据解读的难度,也可能造成市场分歧加大。但我们判断,指望政策重新缓和可能是不现实的,5月中旬之前,市场变盘可能都难以出现。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传播持续恶化,中国政策收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