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之都"迅速出圈 万亿新西安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1-04-15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2020年,西安GDP总量首破万亿元大关,成为西北首个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回望辉煌历史,西安这一成绩似乎姗姗来迟。但与数年前略显落寞的西安相比,如今的西北第一城,硬科技开道,金融添翼,资本市场赋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前往千年古都西安,走访当地政府部门、高新区、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从产业、科技、金融、资本等多维度,解析西安经济跃升之路上的新动能。

金融助力新兴产业

跑出“西安速度”

西安古有十三朝古都的繁华,近有老牌工业城市的荣光。中国第一台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架民用飞机、第一块集成电路等数十个“中国第一”在此诞生。上世纪80年代,“黄河”彩电、“海燕”彩电、“中华”肥皂、“蝴蝶”手表等西安制造曾经名噪一时。然而,西安发展一度进入落寞期,市场活力不足、工业投资偏弱、产业逐渐空心化,明星城市的光环一度黯淡。

进入21世纪以来,西安开启了扬长补短的赶超之路,加大工业投资、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GDP排名一路赶超,创造出“西安速度”。2020年西安市GDP总量10020.39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较10年前提升7位;GDP同比增长5.2%,高出全国GDP增速2.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23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首。

疫情之下西安维持了强劲的向上势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逆势成长功不可没。2020年,西安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23.4%,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3%。新兴产业跑出“西安速度”,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自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后,“硬科技”便成了西安对外展示的一张最有力的名片。硬科技具有短期内无法复制、处于行业尖端前沿、在一些进口替代上能发挥关键作用等特点。坐拥丰厚的教育科研资源,凭借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西安发展“硬科技”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20年西安研发投入强度5.17%,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5600亿元,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硬科技为西安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支撑。2020年10月,《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出炉,明确推动“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构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2020年,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3.7%。

《规划》提出,到2022年,西安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布局,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形成6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

“硬科技之都”的建设离不开金融沃土的培育。2020年西安市金融业增加值1069.98亿元,列副省级城市第7位,5年年均增速7.7%,年均占GDP的比重达10.99%。2020年西安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2.57万亿元、2.56万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44.58%、86.37%。2020年全市保费收入达550.42亿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金融业已成为西安全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吸引更多资本关注,西安在2018~2020年连续举办三届“全球创投峰会”,3年来全市新增注册各类风投、创投等股权投资机构203家,共有209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可披露融资总额达172亿元,投资机构融资实现新突破。

西安在金融领域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西安出台了《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规划》和《行动计划》,推广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品牌。根据规划,到2025年末,西安全市金融机构达到215家,以高新区为依托的金融集聚区基本建成,对外交流合作频繁,西安成为与中亚、西亚、欧洲金融联通的重要枢纽。

此外,西安的地方金融业发展也取得新成绩。截至“十三五”末,西安市通过审批或备案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总计320家,业务体量达1460亿元。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典当行资产总额5年内接近翻番。

“尽管‘十三五’以来西安金融业建设发展迅速,但对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当前西安金融业发展仍存在短板与不足。”西安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丽表示,“一是特色金融服务创新不够活跃;二是当前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识有待提升;三是绿色金融发展不足;四是金融开放相对缓慢,外资金融机构、跨境投融资业务、本地金融机构国际业务规模较小;五是共享金融发展有待深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需加强。”

王丽提到,未来西安将在短板领域持续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企业上市,承接国家创新试验,积极扩大金融开放。

新增上市公司创新高

“西安军团”迸发澎湃力量

企业上市,是一个地方资本实力的体现。回顾过往,西安在资本市场上一度表现沉寂,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民营力量相对薄弱等短板长期存在,2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