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预期急剧攀升美联储却"无动于衷",输入型通胀来袭?
时间:2021-04-1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大宗商品涨价浪潮汹涌

输入型通胀正在成为决策层担忧的问题。这一轮驱动力主要来自海外,外部复苏的预期强烈,美国在经济重启和前所未有的支持政策推动下,通胀预期加速上行。传导到国内,3月PPI快速攀升到4.2%。加息预期的升温,货币政策是否会有调整?大宗商品价格强劲反弹后,面对这一成本上升的压力,中下游企业又该如何自处?

美国通胀预期的飙升引发了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担忧,部分数据显示全球通胀预期也正在抬升。

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通胀预期正在急剧抬升。与此同时,美联储官员们却表示,短期内不担心通胀问题,也不会因为通胀问题而尽快调整货币政策。

多位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胀预期抬升源于“低基数效应”,只是暂时现象。他们认为,比起通胀,美联储更关注就业市场的表现,因此短期内结束量化宽松的概率不高。

美国通胀预期的飙升引发了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担忧,部分数据显示全球通胀预期也正在抬升。面对可能出现的输入型通胀,分析师们认为中国应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防范潜在的风险。

美国通胀飙升

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经济稳步复苏和油价大幅攀升等多重因素提振,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6%,高于市场预期的0.5%;3月CPI同比上涨2.6%,创2018年8月以来的最高涨幅,远高于前值的1.7%。剔除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1.6%。

具体来看,油价是CPI月度涨幅的最大贡献者,3月油价环比飙涨9.1%,同比大涨22.5%,约占总体CPI涨幅的一半。与此同时,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3.5%;外出就餐价格增长3.7%,而“有限服务餐”(包括外卖餐厅、外卖餐厅和外送餐厅)同比增长6.5%,这是自1997年以来该调查的最大年度增幅,显示更多美国人接种疫苗后餐饮业正逐渐复苏。

CapitalEconomics高级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Pearce表示,当天公布的数据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示的通货膨胀上升迹象正传导至CPI,“尽管人们都在关注供应中断推高商品价格,但价格面临的最大上行压力来自服务业。”

4月9日,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PPI大幅上涨,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4.2%,为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认为,美国3月PPI涨幅超过预期,可能标志着美国通胀开始上升,因在公共卫生环境改善和政府大规模援助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正重新开放。

另据纽约联储最新的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中值升至3.2%,为近七年来最高水平。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美国通胀走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低基数效应。“2020年3月美国CPI和PPI同比分别下降0.8%至1.5%和0.3%,这也造成了当前较高的通胀同比读数,受低基数效应影响的涨幅部分具有暂时性。”

资深金融专家李徽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由于疫情暴发,美国政府从去年3月开始进行社交隔离和经济关闭,造成了近2200万失业,所以去年3月的低基数导致了今年3月CPI2.6%的同比增长。”

美联储继续坚持“鸽派”

尽管通胀数字看起来很高,但经济学家们以及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预计,通胀上升只是暂时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在传递这样的信息,即美联储目前并不担心通胀。鲍威尔称,尽管他预计随着经济复苏,需求将激增,供应链将出现瓶颈,但“这似乎不太可能改变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潜在通胀心理”。

他强调,预期中的通胀上升将是暂时的,供应链将适应这种情况,并变得更有效率。多数经济学家同意这一观点,理由是劳动力市场相当疲软。

HighFrequencyEconomics首席美国分析师RubeelaFarooqi表示,“鉴于劳动力市场的大量闲置,除了暂时影响外,通胀不太可能继续加速”。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美国就业人数仍比2020年2月的峰值低840万左右。尽管空缺的职位已经回升到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就业竞争依然激烈,限制了工人争取更高工资的能力。

鲍威尔在11日接受采访时重申,美联储不会根据通胀数据的短期跃升调整政策。他预计,今年不会加息。

李徽徽向记者表示,美联储今年结束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核心关注点不在通胀,而是在于真实就业率和就业结构的改善。“通胀率的表现具有周期性和事件性,并不能代表经济获得了持续复苏的动能。目前来看,美国真实失业率较疫情前高出了6.2%,所以美国经济还在复苏的路上,还没有达到过热的程度。”

李徽徽补充道,从全年来看,PPI持续上涨可能性不大,疫情造成劳动参与率降低,从而使得服务业供给有所减少,但随着疫情受控,服务业有望恢复常态。

明明也向记者表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将以经济实质性进展为基础,在退出之前或需要看到会议纪要当中对于购债规模调整的讨论情况给市场加以引导。“美联储自己也曾多次表示会与市场进行充分的沟通,以避免再次发生2013年‘缩减恐慌’类似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