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2021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1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增量数据。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我们对此进行点评。
3月社融增量绝对值不差,但同比回落幅度较大。3月社融增量虽低于2020年同期1.84万亿元,但处于历年同期的次高水平,显示当前社会投融资需求并不低,当然和1-2月的融资情况具有一定差距。3月社融增量的回落幅度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大值。从累计增速来看,2021年一季度社融累计值为10.24万亿元,同比下降7.55%,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3月末社融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期低1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存量增速比上期低0.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3月社融数据并不弱,但社融回落幅度及增速降低或对市场“宽信用”预期产生一定影响,叠加3月以来中央和央行相继再次强调“政策不急转弯”,预计政策将大概率继续推动信用“磨顶”,但具体还要看官方是否认为3月金融数据达到“急转弯”水平。
3月人民币贷款增量不差,非标加速压缩,企业债券融资不佳,股票融资继续发力。分项来看,人民币贷款增量为2.75万亿元,为2018年以来次高,回落幅度也仅次于2019年7月;非标(委托+信托)融资压缩1832亿元,呈加速趋势;企业债券融资3535亿元,表现不佳,为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股票融资783亿元,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角度看均较好;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3130亿元,情况一般,低于2019年和2020年,预计4月将进入加速发行期。
3月人民币贷款结构持续优化。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3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1万亿元,远高于2019年及2020年同期,短期贷款增量依然偏低,显示企业资本支出加快。住户贷款增量也较高。从住户贷款和企业贷款比例来看,一季度住户贷款增量与企业贷款增量比值为0.478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2020年一季度,同时也高于2019年的0.4053,显示一季度需求和供给契合度较高。从单月来看,这一比值从2020年10月下行至2021年2月,显示这段期间边际需求相较于供给在下行,和经济数据走势呈现的内容也较为一致。从3月数据来看,这一比值回升至0.7139,但较2019年以来的均值仍有一定差距,显示3月边际需求相较供给端有所恢复,但依然偏弱。
M1-M2剪刀差变化不大。3月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相较而言,M2回落幅度略高。由于M2增速本身和信贷扩张力度有关,而信贷扩张力度一方面源于经济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源于银行信贷意愿。由于3月M1增速下降不明显,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显示实体经济活力和融资需求均不差,因此M2增速下降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1-2月大量的信贷投放导致实体经济流动性不差,二是金融防风险以及近期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引发监管关注,继而引发银行在这一领域信贷意愿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