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发展福建新思路: 武平林改带动"不砍树也致富" 长汀打通乡村振兴富农路径
时间:2021-04-1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这些年,福建更加郁郁葱葱了。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时再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与践行地。在诸多福建故事中,武平集体林权改革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均已在国家层面得到推广。

武平率先实行分山到户,秉承总书记“集体林权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指示,进一步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商品林赎买等创新模式,带动林农“不砍树也致富。”

长汀则牢记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着力治理水土流失,化“火焰山”为“绿水青山”,进而实现生态富农。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进武平、长汀,见证八闽大地谱写出的绿色发展篇章。

武平经验带动“不砍树也致富”

中国林改始于福建,福建林改始于龙岩武平。在原有的林业体制下,山林权属界址不明,农民缺乏耕山育林的积极性。根据《武平林改志》记录,在实行集体林统一经营的年代,村里组织村民采伐价值40元的树木后,村民只能分到7元,甚至还不能及时兑现。村民不惜铤而走险,上山盗伐。

林改势在必行。

2001年6月,武平县选择捷文村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武平经验”随后在2008年通过(中发[2008]10号)文件上升至国家高度。

武平县林业局林权登记中心主任彭伟林亲历武平20年来的林改工作,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姓都是理性的。拿到林权证之后,林农会像经营农田一样耕山、发展林下经济,没有谁再去乱砍树了。”

在落实分山到户之后,武平进一步探索通过林改引领百姓致富的新路径。早在2004年,武平便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初期同样遭遇痛点。彭伟林告诉记者,林业是高风险行业,一方面面临林木盗伐等人为风险,另一方面也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逐渐出现了“评估难、担保难、收储难、流转难、贷款难”的“新五难”困境。

2013年,武平县财政投入1500万元作为担保资本金,降低金融机构对于贷款风险的担忧。根据次年出台的武平县林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个体贷款以3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为主,且贷款额度上限为评估价值的50%。

彭伟林说:“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林权所有者三方实现风险共担,是武平化解‘新五难’困境的经验。”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龙岩已与农信社推出授信额度最高达30万元的“惠林卡”产品,下一步还将与农行推广“强林贷”等金融产品,在“林权+抵押”、“林木收益权+质押”等维度创新林业金融服务机制。

另一方面,为降低上述人为、自然因素对于林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武平引入森林综合保险体系规避风险。张田华表示,在2017年,武平已实现天然商品林、生态公益林与人工林的森林综合保险全覆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福建不断收紧林木采伐政策,尤其是被划入重点生态区位的商品林也被划入限伐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农利益。自2009年起,武平率先探索商品林赎买机制,将城区及乡镇饮用水水源林等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同时建立补偿保障机制。

“十三五”期间,武平共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19101亩,租赁19052亩,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一位李姓捷文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兄弟四人通过将300多亩山林流转给政府,获得了超过30万元的补偿。

上述保护绿色不动产的举措为林农“不砍树也致富”开拓了新思路。彭伟林介绍,林下经济主要包含4大类:第一是林下种植,涵盖毛竹、茶叶、中药材等作物;第二是林下养殖,散养土鸡、牛、羊等;第三是林产品采集与加工,诸如野生菌采摘等;第四则是森林景观开发。

据彭伟林调研了解,武平的林下经济发展目前也面临瓶颈。其中在林下种植方面,武平近来着力发展的野外灵芝栽培投入成本较大,达每亩七八千元,而在销售端也只能走中药材渠道,尚未打通饮品售卖通道,林农的实际效益偏低。而林下养殖则会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林地植被造成一定破坏,近些年来也不被提倡。

彭伟林认为,真正具有探索空间的是森林景观开发。创新林业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机制也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龙岩市推进林改工作的一大重点。张田华表示,将把绿色富民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发展区域特色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花卉苗木等产业,大力推进木竹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林改还将成为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推手。“十四五”期间,龙岩将加快云山青冈、南酸枣、山乌桕等乡土阔叶树种的培育,凭借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并将通过近自然经营提升森林的碳吸存量。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四十年

走入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植被、涓涓细流。很难想象,长汀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策武镇副镇长邓上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赤岭荒山根本发展不了农业,雨一下就把成片的泥沙带到农田里,农民的努力前功尽弃。他们只能到山上把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