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会议传递政策信号:重视地方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时间:2021-04-09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金融委会议传递最新政策信号。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

会议聚焦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同时要求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此次金融委会议指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

“经历一段时间发展之后,中小银行发展当中一些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部分少数机构本身经营的可持续性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形成了一定的潜在的风险,需要逐步化解处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地方中小银行的改革和风险化解工作,应该是下一步防风险的重要内容。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下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入常态化的阶段,金融管理部门还将继续聚焦重点领域,全力做好存量风险的化解工作,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体系,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

金融委会议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同时要求,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

为何地方中小银行风险会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曾刚认为,一方面,少数银行尤其是出现问题的银行,公司治理失效,脱离应有的轨迹,损害银行的利益,大股东或内部人控制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追求规模的过度扩张,此前,一些银行通过异地业务发展实现规模增长,超常规发展脱离主业,也偏离了聚焦服务本地的本源。

曾刚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以及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地方中小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比较严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到侵蚀,需要通过改革来释放新的活力。

他认为,通过重组、兼并、破产清算等各种方式,根据不同高风险机构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风险化解、处置方法。与此同时,要进行资本补充,在风险化解的过程中进行资本注入,夯实金融机构的资本基础。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次金融委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谈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近日表示,坚持内外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同时也是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连接点。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债券市场方面交易、结算机制不断进行完善,为境外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友好、便捷的投资环境。富时罗素3月30日确认将中国国债纳入债券指数,权重为5.25%,将在36个月内分阶段纳入,自今年10月29日开始生效。

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国际合作也更加密切,伴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人民银行3月23日宣布,为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水平,SWIFT与4家中资机构合资成立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向用户提供金融网关服务。

对于下阶段金融开放的政策举措,刘桂平表示,要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出发点,以金融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明确稳企业保就业核心要求

关于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的表述,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此次金融委会议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实际上,物价水平与实体企业息息相关。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围绕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核心要求提出的,同时强调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颜色表示,目前国内企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挑战,即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原油、铁矿石等价格出现上涨,因此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压缩的风险。宏观数据上,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呈现为输入型的通胀。

“总的来说,应当关注实体企业的诉求和困难,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应对风险和挑战。”颜色认为,如果物价水平面临上升压力,可能就需要一定的政策应对,但也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更可能表现为对实体企业的政策支持。

兴业证券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