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数据点评: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制造业PMI有所回升
时间:2021-04-07 00:00:00来自:东海证券字号:T  T

投资要点:

2021年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9%,较前值上升1.3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有所回升。3月非制造业PMI56.3%,较前值上升4.9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略超季节性。由于PMI是环比概念,通常在春节结束后呈现季节性上升,从2011年至今来看,剔除2020年3月异常高值,今年环比升1.3个百分点,与2019年持平,在近十年中最高,略超季节性。一方面说明经济前景仍然较好,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就地过节政策对春节后的工业活动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供需两端景气度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上升2.0个百分点至53.9%,新订单指数上升2.1个百分点至53.6%,两者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行业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0%,行业景气度较高。

进出口重返荣枯线上方。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2.4个百分点至51.2%,进口指数上升1.5个百分点至51.1%。春节过后,国内市场产需加快释放,此外海外主要经济体虽然仍然受到疫情的扰动,但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强,美国疫苗接种速度逐步加快,新一轮财政政策落地,外需有望持续向好。

价格指数继续上升。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3个百分点至59.8%,创历史新高,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2.7个百分点至69.4%,创2011年以来新高。

价格指数涨幅进一步扩大,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值有所扩大,利润可能继续向上游原材料加工集中,而中下游制造业可能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非制造业PMI节后景气度明显回升。国内疫情防控较好,消费需求回升,服务业PMI上升4.4个百分点至55.2%,行业中铁路、航空运输等升至60%以上。建筑业PMI显著回升,上升7.6个百分点至62.3%,就地过节导致企业开工时间提前,施工进程加快。

总的来看,3月PMI充分反映出节后复工情况良好,经济维持扩张态势,出口带动下,工业生产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目前来看,原材料涨价对上游加工企业利润有明显的利好,而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是否能顺利将价格涨幅传导至终端消费仍然存疑,未来利润有可能承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