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26条”意见发布后,一年来,各项细化规划、举措相继落地。
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
作为国家级金融指导性文件,《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26条,覆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准入、跨境资金融通、金融科技创新、跨境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防范等各个方面,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等多个行业,涉及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各大城市。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在4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在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创新了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的路径和模式,推动跨境移动支付便利化、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跨境理财通(正在推进过程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水平。在民生金融、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将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
综合各地统计部门消息,2020年,广东全年金融业增加值9906.9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89.6亿元,同比增长9.1%,占同期全市GDP的15.1%;广州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34.06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8.9%。
金融细化方案相继推出
部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相继发布了自己的金融规划。
3月末,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两份通知,分别是《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和《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在上述方案中,广州首提建设五个“金融中心”:大湾区资产管理中心、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和大湾区金融要素区域交易中心。其目标是,到2035年,广州将形成配置高效、便利安全、生态优良、充满活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引擎,推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重要影响力。
几乎同时,多地也提出打造特色金融,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发展的目标。
3月29日,《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发布,优化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模式,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推动建设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加强与澳门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中药材现货交易等领域深度合作。此外,支持珠海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在珠海集聚发展,提升现代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效能。落实中央关于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和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有关政策,鼓励开展海洋金融创新,培育发展金融科技企业。
“9+2”城市群之外,《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提出,稳妥推进汕头海湾农商银行改革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分支机构落户汕头。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扩大省级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规模,加快制造业领域融资租赁发展。依托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依法依规开展金融创新探索,完善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华侨板”功能。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融科技企业等有序发展。《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指出,支持湛江增强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落地湛江,促进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引导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专业化投资机构在湛江发展,争取新设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探索省市共同设立海洋发展基金,创新海洋信贷、海洋保险业务。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应用推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去年12月,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在《东莞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中提出80项举措,其中包括配合做好“跨境理财通”试点落地工作,支持地方法人银行申请试点银行资格,支持辖内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研究理财账户开立及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
受疫情因素影响,跨境理财通暂未正式落地执行。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跨境理财通因需要现场开户面签等要求,需要亲自到网点办理。
不过,随着疫情之下跨境电商、进出口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
据央行深圳支行数据,在新冠疫情冲击等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2020年深圳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全年收付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2021年1-2月,人民币已超越美元,成为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深圳银行业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为出口电商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收款金额达613.5亿元。
随后,3月16日,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批复,成为全国首家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的企业。记者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相关业务负责人了解到,该项试点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之一,获得试点资格的大型实体跨国公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