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声称整个宇宙是在5秒之前形成的,而且造物主故意制造了万物演化的痕迹来制造进化论的假象,那你十有八九会放弃与他辩论。因为他所说的事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想要通过一场辩论改变他的想法很难。但史蒂文·诺韦拉(StevenNovella)很可能会坚决地迎难而上,对这个人进行一番说服。
过去25年里,这位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兼知名播客主持人,和他的4位同事一起,一直在对各种“伪科学”做针锋相对的驳斥。他们在工作之余共同发起了“新英格兰科学怀疑论者协会”(NewEnglandSkepticalSociety),制作刊物,开办讲座,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共同撰写的《万物怀疑指南》(TheSkeptics’GuidetotheUniverse,中译本改名为《如何独立思考》),也是一本手把手教人们运用科学怀疑论跨越认知缺陷的教材。
《如何独立思考: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
[美]史蒂文·诺韦拉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月版
前面提到的关于进化的争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媒介去中心化的到来,对事实的追踪越来越让位于对情感、观念和观点的表达,使得人人深陷信息洪流。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甚至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词典给它的解释是“比起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仰更能左右社会舆论”。在《如何独立思考》的审校、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看来,无处不在的无效信息正在让人的思维变得“臃肿虚胖”,“现在人们每天都在被喂食各种信息,但其中很多都是垃圾食品,既不贡献常识,也不贡献逻辑,只是让人’信息肥胖’”。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该相信些什么,该怀疑些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一个更根本的命题:你要如何判断该相信什么,该怀疑什么。”汪冰总结,科学怀疑论者不是事事质疑的愤世嫉俗者,他们只是用遵循科学、符合逻辑的方法,来检验那些靠经验得出来的结论。
诺韦拉等人提出的“科学怀疑论”包括四类核心“工具”:首先是对“神经心理局限”的认识,这类知识告诉我们,大脑的认知功能本身就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二类工具是“元认知”,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思维判断的各种途径;第三类工具与科学有关,包括科学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科学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最后一类工具,则是重温历史上的经典骗局案例,因为错误认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死灰复燃,知晓过去很有必要。
审校完这本书以后,汪冰发现自己有一个变化,那就是为自己以往的很多观点再一次打上问号。“为什么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我们现在都特别喜欢抛出一个结论,但有多少人首先对这些结论进行质疑呢?”《如何独立思考》的作者们一遍遍提醒读者,作为一名科学怀疑论者,最应该做的,首先是怀疑自己,因为我们的认知模式(软件)和神经系统(硬件)都会漏洞百出。
第一财经:《如何独立思考》一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是“万物怀疑指南”,听上去似乎有点怀疑一切的味道。作者强调批判和质疑,但他是如何谈论相信的?
汪冰:按照作者的说法,科学怀疑论不同于哲学上的“怀疑论”,它并不否认认知的可能性。科学怀疑论者从质疑开始,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事情,经过质疑以后,再选择相信或不相信。这本书是希望读者有一套独特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方式。如果要我总结的话,任何事情,我收到信息,有三个步骤,第一,这件事是谁说的?第二,他为什么这么说?第三,如何确定它是真的?当你经过这“三板斧”以后,你觉得你愿意相信,那么可以相信。不过,科学怀疑论的特点就是,科学是一直在否定自己的道路上,你应该把每一个观点都当成暂时性的观点,不要认为自己掌握了永恒真理。永恒的真理就是变化本身。
说远一点,人为什么会变老?这个老不是真正的老,是一种僵化,人不再更新自己的想法。我自己人到中年以后,看到年轻人的一些做法,有时候也会认为他们有问题。后来我也会反思,我是不是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去指导现在的年轻人了?但这些经验对他们其实不一定有用,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第一财经: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怀疑什么”。在你看来,作者们提供给我们哪些工具?
汪冰:这本书有一个工具箱的逻辑。我认为箱子里相对比较重要的东西是:第一,你要证明的命题本身是不是可以被证明和证伪的,这是是否相信的前提。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相信,不是信仰方面的相信或者不信,而是科学层面的信和不信。当然,科学和信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只是在这本书里,讲到的是在今天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哪些信息是可信的,哪些信息是伪科学。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和你说,开春以后我去面试新工作前,先去庙里拜了一下,回来以后就通过了,这个人说这个庙真的很灵。这个事情没办法被证明真伪,因为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我们没办法说这个庙是不是起到了作用。信仰是价值观层面的选择,科学是事实层面的明辨。
第二,你用什么来证明它?也就是说,证据是不是真实有效?比如,我吃了一种药特别有效,但问题是,这种个人经验对这个药的效用是否有说服力?市面上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