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筑巢引凤" "未来之城"日新月异
时间:2021-04-0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春天的雄安,一派生机盎然。千年秀林郁郁葱葱,白洋淀波光粼粼碧波万顷,容东片区近千栋楼房封顶,容西片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繁忙……

雄安新区设立4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方凝智聚力、不舍昼夜,在雄安新区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奏响开创历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倾力“筑巢引凤”,重点片区和120多个重大项目同步推进,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倾力“筑巢”

今年是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年,新区将坚持以项目为生命线,突出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确保雄安新区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走在前,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先行区,容东片区备受瞩目。容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侧、白洋淀站东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被喻为“世界最大工地”,最多时700多台塔吊、10万工人现场作业。这里是为雄安新区起步区、启动区建设提供支撑和配套服务的区域。

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容东项目部负责人穆飞说,容东片区有近千栋单体建筑,其中安置房939栋、52930套,规划入住人口约17万人。截至3月25日,容东片区已有842栋住宅封顶,计划6月份交付使用。未来,居民步行3公里可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

容东片区内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规划占地约2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酒店、商务办公用房、专家公寓、服务型公寓、商业、幼儿园、服务配套、会议展览、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地下停车场等。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将有力补充雄安新区近期急需的各项商务服务配套功能。

记者看到,在容城县城西部的容西片区工地上,运输车川流不息,挖掘机挥舞着铁臂,各项目建设紧张有序推进。该片区是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宜居宜业综合城区、生态智能创新城区,服务搬迁安居,保障起步区及周边地区建设,合理配置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搬迁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高水平的医疗、教育服务。

在雄安新区主城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目前地下管廊与地上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正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启动区是承接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集中承载地,肩负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启动区将优先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事业单位等。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鹏飞说:“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完工之后,相当于把城市的框架拉开了,为下一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的落地提供了空间。”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去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北京与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紧紧联在一起。目前,新区其他交通路网建设正在推进,今年5月底,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三条高速将全部建成通车。

优化“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显著优势。4年来,雄安新区着力优化环境,打好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目前白洋淀湖心区水质提升至IV类,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淀面已恢复至290平方公里;千年秀林和雄安郊野公园建设累计植树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关系到雄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过程。

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就曾表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程钢说,2020年雄安新区谋划实施了9大类、40个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实施9次府河上游保定雨污水下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王荣说,截至2020年底,白洋淀区域内和入淀河流两侧外延1000米范围内的稻田、藕田全面退出;关停淀区、淀边以及境内上游河流1公里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户)4069家。同时依托区域调水工程,白洋淀生态补水共约5.56亿立方米,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到Ⅳ类。

今年5月1日,经过高质量提升的白洋淀景区,将重新开门迎客。

在雄安新区北部,总面积2.68万亩的雄安郊野公园将于今年7月1日迎接四海宾朋。郊野公园以“生态雄安”为主题,集中体现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休闲游憩,强调生态、自然、人文特色。

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把雄安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奠定了坚实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