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中欧班列大都市 西安开行量高居榜首 义乌成黑马
时间:2021-03-2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中欧班列的出现,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外贸运输结构,也改变了一座城市的产业格局。

2020年成为中欧班列的爆发之年。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中欧班列却逆势增长。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50%,达到12400列。

中欧班列在外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逐渐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新标志。未来,班列能否像航空大都市概念之下的航空那样,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道路,值得期待。我们希望,未来能崛起一批中欧班列大都市,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了2020年重点城市的中欧班列开行情况。在年开行量超100列的城市中,不仅西部内陆城市表现抢眼,东部沿海城市也开始涌现。

这表明,中欧之间的陆路运输方式,获得了更多城市的认可。中欧班列开行10年来不断发展,而且在疫情的背景下,中欧班列较之空运、海运展现出更强的稳定性。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西安、重庆、成都、郑州和乌鲁木齐,在班列开行数量上排名前5位,均超过上千列。小商品聚集的义乌市紧随其后,接近千列大关。而沿海城市苏州、广州等,也在积极开拓中欧班列,成为城市外贸新的运输方式。

就总体数据而言,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过100列的城市增长至29个,专业运行线路达73条,通达欧洲21个国家和地区、92个城市。

从城市维度看,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城市也有望借此机遇向全球化城市的方向迈进。

在本报告中,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以13座城市为样本观察,研究在“双循环”背景下,中欧班列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西部城市仍是主力

2020年,西安、重庆、成都、郑州和乌鲁木齐5座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的合计开行量达到10895列,占总开行量的87.86%,是全国中欧班列最主要的开行城市。

同时,5座城市的数据不仅表现在开行量的领先上。2020年,西安的中欧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均领跑全国。重庆中欧班列的运输箱量超22万标箱,同比增长超65%,货值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城市都位于内陆地区,是什么因素推动当地中欧班列更快速地发展?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欧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市场,沿海城市一直在这一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在内陆城市加快向西开放的背景下,交通物流基础的不断改善,推动着内陆地区加快参与中欧贸易。

第二,内陆城市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需要多元化的物流方式以承担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对长江沿线城市而言,由于三峡通航能力和翻坝设施处于较高负荷状态,部分东向的物流压力可通过中欧班列的西向运输获得缓解。

第三,中欧班列也引发了城市之间的竞赛。中欧班列可视为地方政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而进行的一项综合交通建设工程。仅有铁路线并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铁路与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能力、短驳物流费用等,成为降低综合运输成本的关键,而拥有完善陆港功能的货运场站,则可进一步提升通关时效。

从内陆城市在“十三五”时期固定投资的去向看,交通基建成为重点。

随着中欧班列的高速发展,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路径从过去依托海运的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并进,海铁联运将成为内陆城市参与中欧贸易的新趋势。

更进一步讲,中欧班列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为中西部地区的贸易进出口增长提供新的内生动力。

以重庆为例,2020年,重庆笔电产量突破7000万台,产值突破3000亿元。连续7年全球产量第一,全球每3台笔电就有一台是重庆制造。

重庆笔电产业的发展,与中欧班列关系密切。2011年,在重庆笔电开始放量生产的同年,全国首条中欧班列正是从此起步。目前,中欧班列已成为重庆笔电产品主要的运输载体,2020年运输笔电及相关产品近1000万台。

从东部沿海城市来看,尽管其贸易方式仍以传统海运为主,但中欧班列的作用亦越发明显。

以小商品贸易为主的义乌市,2020年开行了974列中欧班列,仅次于5座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义乌班列运输的主要商品以日用百货、布料鞋袜、汽车和船舶配件等为主。

在制造业和电子产业聚集的珠三角,广州发出的中欧班列上,打印机、数控机床、LED灯、3C电子产品成为其中主要商品。

中欧班列改变城市产业格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中欧班列的出现,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外贸运输结构,也改变了一座城市的产业格局。

为此,我们整理了2015-2020年陕西和四川省的外贸运输方式所贡献的货值占比,数据表明,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的货值占比增长幅度最快。

尽管在2011年以前,边境城市有零星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但中欧班列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内陆城市加入其中。

陕西和四川是其中代表。在陕西省,通过铁路出口的货值占该省外贸总值的比重在2015年仅为0.1%,尽管2015-2017年逐渐增长到0.2%和0.4%,但与内河、公路、航空运输相比仍微不足道。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