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希望"第三支柱"发展从税优政策扩展为财税政策
时间:2021-03-29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3月29日消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北京峰会在京召开,本届峰会主题为“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出席并发表演讲。

董克用表示,希望从税优政策扩展为财税政策,做两个字变化,税优到财税。

我们的试点就看到了,正好赶上税制改革,个税改革,提高了起征点又有6项扣除,部分人就不纳税了,所以吸引力的确下降了,因此我们的确应该考虑我们认为应该是EET和EEE并行,EET对你享受税优的,EEE对你没有交税的愿意存钱为未来养老,解除国家的负担,那就不再要税了,所以EEE。通过这个方式真正可以体现普惠性,刚才晓义会长讲的更大包容、更大普惠。并且我说发达国家也有通过财政支持第三支柱建设的案例,比如德国的里斯特模式,我们国家有没有?也有,我们国家的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覆盖了将近10亿人,其中5亿多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我们的城乡基本居民养老保险在缴费端是个人愿意缴费,各级财政再补贴,这个制度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他缴费端是要补贴的制度,我们财政已经在做了,所以不是没有先例,国际上有先例国际上也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我们为什么不要把这个制度更好的运用一下?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晓义会长、窦总,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北京峰会,很不容易,南方来的朋友们可以看沙尘暴什么样子,我们的印象中这都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

刚才晓义会长提到学会2019年做了一个关于第三支柱的报告,当时非常有幸,在晓义会长的指导下我们承担了这个任务,和周红书记一起做这个报告,这个报告,刚才晓义会长讲的有些给了决策部门一些参考。这个报告之后我也非常关注第三支柱的发展和大家的一些讨论,怎么看待第三支柱,我也想有一点思考,想解读一下主题。怎么叫立足国情积极探索,这八个字是总书记的话,我把他列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谈三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第二个是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第三是理性看待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未来。这里面有些和刚才金院长的开幕致词,和胡会长的主旨演讲是不谋而合的。

第一,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

我们国家早在1991年就提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框架概念,过去的40年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因为我们人口老龄化现在进入的是加速期和未来的高原期,实际上给我们养老金完善留下的时间窗口没多少了,第三支柱确实是弥补当前制度短板的核心,所以我们有这个题目。

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养老金有很大成就,覆盖了将近十亿人,全球最大规模的。但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言,我们也不得不回来说实际上我们已经回归现收现付了。制度设计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期和高原期的挑战。大家看这条折线,我们去年65岁以上人口占到了12%以上,马上就是17%,23%、24%、27%、30%,这还是保守的预计,再激进点就是到2050年可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30%以上。而且这个趋势不是像有些人口学家说的是一个高峰,不是过了之后就下去了,据联合国预测,他是高原,一直不下去,占比30%的现象将一直到本世纪末,这对我们养老金有巨大挑战,如果是高峰我们顶一下就过去了,依靠国有资产、财政支持一下就过去了,如果是高原就过不去,过不去就得有过不去的打算。所以从长期战略看,我个人认为养老金体系的增量改革应该成为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重点,第一支柱头要求从长远战略上回归基本,保基本,回归本源,在增量上做文章,在二支柱、三支柱做文章。二支柱大家知道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发展迟缓,这个第三支柱,是今天的主题,我们看还有一大部分人,像刚才晓义会长和金维刚院长提到,我们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和基本人员做不了第二支柱,你看看这个图,我们国家城镇就业增长最快的是个体经济,就是我们说的灵活就业者,他们能加入第一支柱,但不能加入第二支柱,因为那是雇主主导的,所以需要为他们加入第三支柱提供机会。

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激励型养老金的条件,而且发展激励养老金的重点在中青年,积累就需要时间,所以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必须赶快做,因为时间不等人,看看我们为什么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我们具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规模的群体,这个数据不是我的,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等等讲话里面看到的,我们14亿人口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还在不断扩大。

再看一看我们的工资水平,我们大家知道,城镇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从这个数据,大家看增长量,我觉得可以说无论从现在的绝对水平和增长速度来看,我们已经跨越了生存工资阶段,如果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生存工资,我们那一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还不到1万块,2019年到9万,当然这个速度不均衡,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平均数还是有一定的说明,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跨越了生存工资阶段我觉得是一个基本判断。

还有一个,国际上看恩格尔系数,我们看2012年是33%一直往下走,但是去年的大家哪也去不了,只能做饭,所以上来了,今年还会回归到常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