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系列研究(三):商品涨价如何影响制造业利润
时间:2021-03-29 00:00:00来自:方正证券字号:T  T

摘要:

经历过商品快速涨价之后,市场关注三个问题,商品涨价能否传导至下游并导致下游减产?商品涨价对下游行业成本影响几何?本轮商品涨价对制造业利润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文首先理清商品价格变动与中下游利润及产量的关系,其次判断出哪些行业对商品涨价更加敏感,最后对不同商品价格进行预测,并进一步得到商品涨价对各行业的成本压力结果。

商品涨价不会带来工业减产但影响行业利润分配(一)商品涨价时绝大部分工业行业同步扩产。数据显示PPI与各行业(尤其是中下游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商品涨价不仅不会抑制工业产出,反而商品涨价伴随着工业生产扩张。

(二)商品涨价更多体现为行业利润分配。各行业的毛利率和PPI相关系数显示,PPI上行时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周期性行业毛利率上升明显,偏下游的加工工业毛利率上行不显著,甚至与PPI呈现微弱的负相关性。这就是说商品涨价时,上游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利润经验上受益,而偏下游制造业利润表现相对不佳。

不同下游制造业成本对不同商品涨价的敏感性(一)将30个中下游细分制造业按对商品价格敏感性排序,计算机通讯设备板块受商品涨价影响最小;金属制品、电气机械两大板块受商品涨价影响最大;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非汽交运受商品涨价影响居中。

(二)不同制造业对不同类型商品价格的敏感性不同。将商品分为黑色、有色、能化三类,对能化类较敏感的下游制造业主要有:文化办公机械、电池、家用器具、纺织业、印刷业等,此外还有隶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对有色金属较敏感的主要有:电气机械业、金属制品业、部分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对黑色金属较敏感的下游制造业主要有:金属制品业、部分专用设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船舶及相关装置业等,此外还有隶属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等。

本轮商品涨价对下游制造业的利润影响

(一)测算2021年商品涨价对下游制造业成本的影响。对黑色、有色、能化商品未来价格做出情境假设(中性和保守两组假设),其中包含了碳中和政策对相关商品的影响。基于对各类商品价格的判断,2021年全年30个中下游制造业子行业的平均成本在中性条件下全年将抬升2.6个百分点;保守条件下,全年成本将抬升1.7个百分点。我们还测算得到碳中和政策对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影响幅度接近1个百分点。

(二)商品涨价所引起的成本上升幅度并不等于利润减少幅度。本轮商品涨价大概率对下游制造业成本带来冲击,但是成本上涨并不是行业毛利率的唯一影响因素。成本上行之后,行业利润是否受挤压,重要的是下游制造业企业是否可将成本转嫁出去,体现为产品出厂价格提升,从而化解成本对利润的挤占。对产业集中度高、行业进入壁垒高、产品差异化强的行业而言,身处其中的企业往往具备较高产品定价能力,成本上行较难挤压最终的利润表现。

最后回应当前市场较为关注的三个问题

(一)经验显示上游商品涨价不至于导致中下游制造业减产。

(二)较依赖基本金属投入的行业,例如金属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它们的成本受本轮大宗商品涨价冲击最大。计算机通讯设备等行业本就较少依赖商品投入,故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中受到的成本冲击最小。

(三)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下游制造业毛利率持续攀升,与PPI同比增速表现脱敏。这可能是因为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议价能力提高,成本对利润的挤占作用下降。预计本轮商品涨价对偏下游制造业利润的影响,小于商品涨价对成本的冲击。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超预期;

货币调控超预期;

商品涨价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