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气候压力测试旨在帮助当局和金融机构评估未来30年气候风险对企业和银行的影响。
标杆性的2008年金融危机渐行渐远,除了留下各项“历史级数据”供市场分析如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摧毁力度外,压力测试作为一项风控模式,也被延续至今。
疫情之下,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早已进行了传统的压力测试,而在疫情期间加速的绿色金融,也带来了有别于以往压力测试的新测量维度,即“气候压力测试”。
当地时间3月18日,欧洲央行(ECB,下称“欧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表示,欧央行目前正在对400万家企业与欧元区的银行机构进行为期30年的全经济气候压力测试。初步得出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了早行动的优势。该项压力测试报告,将于2021年年中对外公布。
与此同时,在上周末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易纲表示,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政策框架也需要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
在此趋势下,除了传统资本压力测试,新一轮绿色压力测试或将向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袭来。
欧元区大范围气候压力测试:400万企业+2000家银行
一贯对压力测试与绿色金融极为重视与挑剔的欧央行在经济压力测试的初步结果中确定了一个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即评估气候变化对400万家企业和2000家银行在30年内的影响。
“欧央行首次设计的全欧元区经济范围内的气候压力测试,目的是通过分析同行与对手在各种气候情景下的应变能力,从而评估欧元区银行未来气候风险的敞口,”德·金多斯称,“这是我们寻求气候风险对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何种影响的重要一步,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影响的认知、量化和应对都极为不足。”
考虑到此种欠缺,此次气候压力测试旨在帮助当局和金融机构评估未来30年气候风险对企业和银行的影响。
对于调查结果,德·金多斯随后在欧央行官网的一篇博文中总结说,“最大的污染者和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实际风险影响的企业,在未来30年里,风险可能将是一般企业的4倍。”
“但结果同时表明,及早采取行动有着明显的好处,”他补充道,“与因中长期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与成本相比,适应绿色政策的短期成本简直微不足道。尽早采取措施将推动经济加速向零碳转型,也将激发更高效的投资方式与技术研发,从而不仅有助于推动《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使得欧元区内的经济、企业免受气候变化的长期干扰。”
就在这位副行长发出警告前不久,欧央行执委会成员埃尔德森(FrankElderson)曾公开表示,欧央行最早将在今年提高资产负债表中气候风险最高银行的资本金要求。但他也坦言,因相关决定需要时间且存在争议,关于提高银行气候风险资本金要求的任何国际协议由此都不太可能很快达成。
即便各项决议与要求过程耗时,此番气候压力测试还是意味着欧央行日益积极的气候立场。早在2018年,欧央行就已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气候变化问题上,并将其纳入战略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将于今年9月结束,届时,欧央行将公布更多具体的气候压力测试计划。
通常情况下,银行面临的气候风险主要有两种,物理风险(如洪水和野火)与转型风险,即削减碳排放政策可能致使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压缩其利润。
德·金多斯提醒称,若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或资产持有而暴露于违约风险之下,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都将动摇金融稳定。
除此之外,德·金多斯称,这项气候压力测试在方法上不同于2022年的监管性气候压力测试。前者是由欧央行工作人员根据内部的数据集与模型集进行的测试,而后者依赖的是银行对气候变化风险敞口的自我评估,以及其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准备程度。整个经济领域的评估结果将于2021年年中完成。
境内银行测试工行样本
记者采访多名行业人士以及查阅公开资料与文献获悉,除了工商银行早在2016年首次进行了火电、水泥行业环境压力测试,以评估环境政策变化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外,尚无查到别的企业或者机构有过这种测试。
根据兴业研究分析的一份报告,工商银行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火电和水泥行业的环境压力测试,以评估环境政策变化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工商银行设置的情景包括一系列新的环境政策和标准,这些政策和标准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被采用,并将对银行在污染行业的企业客户产生财务影响。
压力场景设置在三个水平上,即重压力、中压力和轻压力。对于火电行业,这三种情景都是根据预计环保部门可能采取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更高的排放税来设定的,这些新标准将使火电发电机的排放费用增加四倍、三倍和两倍。在水泥工业方面,根据预期的有关污染控制、共同处理和污染物排放的新政策和标准,确定了各种压力情况。鉴于中国工商银行的大多数水泥客户都是该行业的中上游企业,这些新政策带来的单位/成本增加是在咨询行业专家后确定的。工商银行另外建立环境政策向信贷风险传导的模型。
工商银行构建的传导模型原理为:首先分析环保政策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影响,然后根据财务报表推算出压力情景下企业新的财务报表,再利用工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