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绿色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倡导的发展理念,尤其是针对大都市。从广义视角来看,“绿色”的内涵指代整体宜居性,其着眼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健康度(包括污染防治、碳排放、空气质量等方面)、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设计(同时关注环境美学和城市活力)、社会资源公平性(包括住房供给、贫富差异等)、交通效率(绿色出行)、能源可持续性(利用是否高效、是否可再生)等多个方面。当前中国在迈向绿色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空间规划来看,土地低效利用和住宅供需失配导致的重复性建设,与职住资源分布失衡导致的长距离通勤是产生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从城市交通、建造和维护技术手段来看,公共交通设施新能源普及率不足,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入不敷出的现状又亟待突破;建材生产、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的各个环节急需新工艺、新技法来降耗减排;水热供应设施老化、损耗率高,而资源回收尚处起步阶段,行业末端较为依赖人力、营运效率有待提升。本章节围绕“碳中和”以构建绿色城市为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与改善举措,并对优化制度设计、应用新工艺的碳减排效果予以定量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