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富裕家庭在财富投资方面相对乐观
首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的调查对象为国内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的富裕家庭。本指数所称的富裕家庭一般需满足如下条件:家庭流动资产100万以上且家庭资产规模1000万以上,二线城市家庭流动资产50万以上且家庭资产规模500万以上;家庭资产中至少有两套房产等。
植信中国财富指数由4个一级指标,即家庭财富指数、资产配置指数、投资收益指数及投资信心指数加权构成,以100为基数,指数取值在0-200之间,大于100说明多数人对投资状况持积极看法,整体上较有信心。
从首期调查结果来看,植信中国财富指数为114,高于基准值100,说明中国富裕家庭在财富投资方面相对乐观。
分项指数中,家庭财富指数126,表明家庭财富状况处于增长状态,且财富规划也在加强。资产配置指数104,显示相当数量的富裕家庭愿意投资中高风险产品,由于市场向好,对通过高风险获得高回报比较有信心。
投资收益指数116,意味着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不动产,投资者都有不错的收益回报。投资信心指数116,表明投资者对各类资产未来走势仍然看好。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总体持乐观态度。
二、中国经济复苏推动家庭财富显著增长
2020年下半年以来,30%富裕家庭的财富出现增长,5%的家庭财富有所减少,65%的家庭财富基本不变。具体而言,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富裕家庭的财富增长比例(31%)略高于二线城市(29%)。
从家庭总资产来看,2000万以上的高资产家庭财富增长比例(34%)明显高于其他规模,反映出财富增长具有一定的“集中效应”。
引起家庭财富变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金融投资收益(71%)和不动产收益的变动(53%),而工资及福利收入仅排第三(37%)。投资收益变动主要源于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显示了金融投资对于中国富裕家庭财富增长的积极助推作用。
调查发现,富裕家庭普遍重视教育、养老和保险等规划。
相比于消费和现金规划,教育、养老和保险规划时间持续长久,金额大且专业度高,投资者需要较高的规划能力。财富安全和保障的风险主要来自行业经济的衰退,高额医疗费用和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也构成了富裕家庭购买保险的驱动力。
三、中国富裕家庭的专业投顾服务需求日益增强
总体来看,参与调研的富裕家庭中,多数主要在境内投资,仅有17%的家庭拥有境外资产;从总量来看,富裕家庭将更多资产(94%)投入境内,而境外则是作为一个补充。
境内资产的资金更多分布在不动产(72.9%),境外则分布在流动资产(54.8%)。境内投资中,低风险产品仍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部分,包括储蓄现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等;境外则中高风金额比例稍高,主要是境外股票等。
在境内流动资产配置方面,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债券、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证券的配置更为积极。
从年龄来看,25–30岁的年轻投资者将42%的资产配置在了中高风险资产上,风险偏好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从资产规模来看,600万以上流动资产的富裕家庭将45%的资产配置在中高风险资产上,体现出相对较高的风险偏好。
作为财富投资的有力补充,投资境外资产可以使得资产多元化,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对于目前未进行境外投资的富裕家庭而言,约39%未来可能考虑投资境外资产。
中国富裕家庭投资境外低风险和中高风险的产品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境外股票、期权/期货衍生品等的增加较为明显。
境外投资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和英国;在投资行业方面,金融、健康医疗和IT是投资者境外投资选择的三大热门投资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富裕家庭虽较为看重实际收益(17%),但实际上收益并不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因素。投资时最看重的因素主要还是风险管控相关的能力,包括理财经理的专业度(20%),风险评估指标和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合计占比21%)。
在投资风格方面,64%的富裕家庭可承受10%以上的本金损失。其中,50%属于激进稳健型的投资风格,能够承受10%-30%的本金损失;14%属于激进进攻型,能够承受50%的本金损失。
调查发现,除全球疫情背景下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外,缺乏获取高质量投资信息的渠道是富裕家庭投资决策的主要痛点。近六成的富裕家庭需要专业投顾服务。
整体来看,较需要投顾服务的比例为48%,极其需要投顾的比例为11%。从资产规模看,流动资产600万以上的富裕家庭需要专业投顾服务的人群占比为81%,流动资产300-600万的富裕家庭需要投顾的比例为57%,流动资产100-300万的富裕家庭需要投顾的比例47%。
相对于境内投资,境外投资对于专业投顾的需求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境外投资所需专业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境内投资平台选择方面,前三位分别是银行、互联网金融、基金。富裕家庭对于存款(包括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相对高收益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配置需求较为旺盛。2020年股市走强、基金发行火热也点燃了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富裕家庭在投资时选择过第三方财富机构。作为公募基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