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的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也在央视财经频道现场直播。
今年晚会以“提振消费从心开始”为主题,希望通过诚信的力量让每个人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美满,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
今年3·15主要曝光了这些问题:
1.人脸识别:谁在偷我的“脸”?科勒宝马MaxMara在列
2.伸向个人简历的黑手:智联猎聘前程无忧简历流向黑市
3.老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表面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偷信息
4.搜索之“病”:360搜索、UC浏览器再为虚假广告改头换面
5.又见瘦肉精:河北青县瘦肉精羊流向多地,沧州市长紧急表态彻查到底
6.追踪“瘦身”钢筋:上万吨翻新钢筋流入工地严重威胁建筑安全
7.名表维修猫腻多:小病大修成行业通病原封不动收几千维修费
8.锈迹斑斑的变速箱: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明明是设计缺陷却坑消费者
9.保密协议岂能成为遮羞布: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要求车主签不平等协议
当然了,炒股的小伙伴最关心有哪些倒霉上市公司涉及到了。基金君看了一下,3家家,一家A股的360,还有长安汽车,一家美股的前程无忧。
我们来一一看看发生了什么,这些被点名的公司有何新的回应。
1、搜索之“病”:360搜索、UC浏览器再为虚假广告改头换面
记者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下方标注着广告字样。广告里网友自称,自从认识某老师,按照老师给的方子,血糖恢复稳定,胰岛素都停用了。
文章中多次醒目标红老师的微信号。记者微信添加了这位老师,对方简单询问过病情后,就向记者推荐“白背三七诺丽果粉”。记者发现,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不仅是UC浏览器,在360搜索也有不少类似的广告。
近年来,315晚会针对互联网中的虚假广告问题进行过多次报道,2020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这些广告又是如何改头换面,登上浏览器呢?
在360上海广告总代理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称:“在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把微信推给人去聊聊,聊完之后卖产品。”对于这样的广告违规不少代理公司心知肚明。就算对方没有资质,广告也能投放出去。
记者只提供了一个微信号和产品类型,代理公司很快就制作出一篇内容为减肥、降血糖的自述广告和一篇有问必答、快速问医师的专家答疑广告。专家子虚乌有,疗效神乎其神,评论也是事先写好的,就连点赞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交了钱就能上,记者在UC浏览器和360搜索上进行搜索,果然找到了代理公司制作的这两则虚假广告。
针对媒体曝光的代理商违规操作问题,UC浏览器方面表示即刻停止与相关代理商的合作,严格清查相关违规行为。同时,对代理商管理机制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并启动追责机制。
UC浏览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平台的审核治理与责任担当,以更严格的标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图片
另外,360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对涉事代理商及相关账号进行彻查。对于违法违规行径,必将严肃处理。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360表示:“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作为平台方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代理商的监管,强化广告内容的审核,切实履行平台责任。我司高度重视每位消费者的权益,并珍惜消费者给予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广大用户、央视及所有媒体对于我们的监督和批评。”
360的年报显示,360移动搜索在游戏、金融和教育行业等垂直领域的渗透优势明显,得到了教育、健康等行业知名客户的重点关注。以教育行业为例,受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线下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整个教育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周期,针对上述市场行情的变化,360移动搜索助推教育行业客户实现曝光量、咨询量的明显增加,显著提升了营销效果。
至于这个事件对360的股价有何影响?周二便能知晓。
另外,据报道,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和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朝阳区酒仙桥的360公司总部,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虚假广告问题了解情况。央视“3·15”晚会今晚揭秘了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链条,以及UC浏览器涉及为无资质公司投虚假医药广告的问题。
2、伸向个人简历的黑手:智联猎聘前程无忧简历流向黑市
智联招聘声称拥有1.8亿用户,视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自己“生命线”。然而在一个名叫“58智联粉”的QQ群里,记者向一位买家支付7元,便买到了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简历。简历上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这些个人简历是如何被泄露并在QQ群里被贩卖的呢?记者发现,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