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奏响高质量发展"三重奏"强音
时间:2021-03-1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延安,沟壑纵横,卫星从太空拍摄出的画面,像是被揉成团后展开的黄草纸。8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将这里描述为“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片厚重的红色土地,见证过“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极端贫困,也曾经历过经济过度依赖单一石油产业而出现的“油主沉浮”窘境。

老区不老,再焕新颜。近年来,在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后,延安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绿色转型、着力动能转换,唱响了苹果产业更新升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经济业态加速崛起的“三重奏”。红色底蕴更足,一幅色彩斑斓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在圣地延安的山梁沟峁间徐徐铺开。

绿色产业“新”活力:小小苹果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走进洛川县槐柏镇两坑村村民陶七斤的家,整洁明亮的窑洞里,现代化家居家电一应俱全。院外,两辆轿车擦得锃亮。

“我和儿子一人一辆!”昔日贫苦的庄稼汉,说起生活之变一脸自豪。靠着家中种植的24亩苹果园,陶七斤去年卖苹果收入54万元。春节刚过,他盘算着给儿子在城里买一套住房。

陶七斤过去种过小麦、玉米和烤烟,土里刨食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如今,他从苹果树上“摘”下了小康生活。仅有170户人家的两坑村,现在家家种植苹果,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有6户。

两坑村的变迁,是延安多年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结果。“延安目前种植苹果400万亩,2020年总产量突破370.4万吨,产量占到全国的1/9,全球的1/20。”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形象地说,如果用一根线把延安去年产出的苹果串起来,按每个苹果平均直径80毫米计算,可以在赤道给地球挂上一个36圈的“项链”。

2019年5月,延安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摘帽退出,革命圣地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作为当地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的绿色产业,延安为1.58万户贫困户建起了11.9万亩果园,目前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来自苹果。

一棵棵苹果树,为老区脱贫立下“头功”,也在新时代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

延安正在推行的苹果产业“后整理”,就是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举措之一。延安市市长薛占海介绍,所谓“后整理”,就是改变以往“种苹果、卖苹果”的单一模式,在分级分拣、冷藏冷链、品牌营销等后端环节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近年来,全市参与“后整理”的脱贫户人均增收超过千元。

在延安苹果第一大县洛川,记者体验了苹果经过“后整理”实现增值的“奇妙之旅”。

在“王掌柜农业”公司,全自动分拣线如照CT一般,快速为每个苹果拍摄24张照片,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客户可实现个性化定制。像这样的智能选果线,延安已建成103条,果农从过去的“称斤卖”转为“论个卖”。与此同时,延安冷气调库储存能力达到147万吨,如果旺季行情不理想,农民可以把苹果冷藏起来“四季卖”,避免了价格大起大落。

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得益于这项产业提升计划,长久以来困扰农民的“果丰伤农”现象得到扭转。如今,不少延安苹果进入国内高端市场,洛川苹果品牌价值高达687亿元,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

四季卖、卖八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延安果农还收到越来越多的全球订单。2020年末,搭乘冷链车的20吨洛川苹果出现在意大利水果市场。截至目前,洛川苹果已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阿联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更新升级,为延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蹚出了一条新路。延安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农产品后整理拓展工程,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红色产业“新”跨越:文旅融合唱出诗和远方“咏叹调”

“黄河边,延水岸,黄土筑高原;窑洞前,石磨碾,仿佛回到昨天。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近年来,一首爆红网络的歌曲《我要去延安》,唱出了万千游客对延安的憧憬。

拥有枣园、杨家岭等445处革命文化旧址,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期间,延安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5亿人次,八方游客来到圣地“寻找初心”。

“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在延安的窑洞里,党中央指挥千军万马,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在这里,俯仰皆是历史,我感受到了党从‘星火’到‘燎原’的伟大历程。”站在志丹县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前,大学生葛飞感慨万千。

“事实上,延安不止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历史底蕴厚重,民间文化绚烂。壶口瀑布、黄河乾坤湾等自然景观,安塞腰鼓、信天游等民俗文化,黄帝陵等名胜古迹,都是延安响当当的名片。”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东坡说,近年来,延安推动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统红色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如今,白天在革命旧址感受红色文化,晚上欣赏《延安,延安》《永远的长征》等红色主题演出,成为不少游客到延安旅游的“标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