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项目纷纷来到海南,正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加速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结果。
“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海南自贸港,明确提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1年,亦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关键之年。2月27日,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共签约34个高质量项目,协议投资总额约138亿元。据悉,今年海南还将继续举办“4·13”“6·13”等5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高质量项目纷纷来到海南,正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加速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结果。2020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实际利用外资额、人才引进数量、离岛免税购物额四大指标全部实现翻番,自贸港建设成效可见一斑。
新起点,新征程。进阶的海南自贸港,如今正以崭新的气象迎接“十四五”开局。
“淘海外”变成“淘海南”
各式商品琳琅满目,排队结账的柜台比比皆是,打折、代金券发放、满额抽奖积分等各类促销活动应接不暇……春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店的生意依旧火爆,7天销售额超15亿元。
这是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后,海南交出的首个春节“小长假”成绩单。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2月11日至2月17日,海南离岛免税店春节7天销售额超15亿元,较2019年疫情暴发前的春节假期翻了一倍。大年初一至初六,日均总销售额和日均免税销售额全部破亿元,除2月12日外的日均总销售额都破2亿元,同比增长4153%以上。
极具竞争力的免税优惠也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海南。今年,海南旅游热度依旧不减。数据显示,3月8日为期40天的春运结束后,海南三大机场春运运送392.5万人次,其中凤凰机场共起降航班1.36万架次,运送旅客204.29万人次,航班总执行率达71.94%,位列全国第一。
免税购物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一方面,免税经营主体扩容、新店加速开业标志着免税规模化的进步。截至今年春节前,海南离岛免税店已增至9家,经营主体增至5家,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形成了全面竞争的经营新格局。
另一方面,海南也在不断优化、细化免税购物政策,提高服务品质。为方便消费者“买买买”,今年2月初,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增加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提货方式,即离岛旅客购买免税品可选择邮寄送达方式。
“解放双手”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数据显示,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邮寄送达”服务启动首月,共收寄离岛免税购物“邮寄送达”邮件21176件,年初六后的“邮寄送达”邮件收寄量已超万件,高峰期日收寄量最高达到1700件左右。从地域上看,三亚、海口推广较快,服务使用量持续攀升。
与往年类似,哈尔滨陈女士一家人今年仍选择在海南跨年。“我们基本每年冬天都来住。往年来海南还是以玩为主,主要去三亚海边还有热带雨林公园,还有爬山、泡温泉。今年不太一样,除了玩,一家人也没少逛免税店。因为买的东西比较沉,我们离开前选择了邮寄,免税店包邮,到家没几天就收到货了。”陈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也在积极吸引海外消费回流。受全球疫情影响,出境购物、留学、就医等需求发生转向,跨境消费转为国内消费的潜力非常巨大。围绕吸引消费回流,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于近日指出,将通过自贸港特殊政策和销售渠道,为国内消费者提供种类更多、价格更低、品质更优的国际化商品和服务,吸引国人出境消费回流。
缩短投资者落地海南的决策时间
就在一个月以前,国内最早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出了其在国内的首家线下医疗机构——“海南盛诺一家诊所”,并获得了国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意味着,依托于海南盛诺一家诊所,国内患者不用出国便可享受到国际顶级医疗服务。这得益于国务院授予海南乐城先行区的新药、医疗器械的“先行先试”政策。而盛诺一家诊所落地海南,很大程度上便是看中了这一自贸港红利。
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全球医疗资源市场潜力看,亚洲国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投资人争抢的新阵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已位居亚洲医疗旅游市场前列,例如印度医疗产业的年均增长高达16.5%。
“乐城叠加了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与自贸港红利,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器械、最新的药物都可以进入这里,届时‘流量’一定不是问题。”蔡强说。
盛诺一家积极布局海南只是一个缩影。据海南省发改委消息,截至2020年底,海南全省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注册企业达3.8242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注册企业超2万家。
市场主体加速集聚海南背后,与海南近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息息相关。以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为例,早在其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企业服务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替企业跑”。
这并非说说而已,2019年7月,自蔡强第一次接到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圣健邀请其到海南投资的电话开始,盛诺一家很多开办事宜都受到了“政府替企业跑”的特殊待遇。
韩圣健认为,企业是否选择落地,最先衡量的就是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客观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