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GDP城市 居民收入倍增榜
时间:2021-03-1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中,具体目标包括“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从城市维度,生产总值(GDP)是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推动力之一。同时,居民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中等规模收入群体的扩大,也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以此为背景,我们选取了2020年末GDP达到万亿元规模的23座城市为样本,衡量2010年-2019年这些城市的居民收入变化情况(未选取2020年数据因尚有部分城市数据未公布)。

截至2019年末,23座万亿GDP城市收入增长的排名依次是:北京、武汉、上海、合肥、南京、广州、杭州、佛山、苏州、无锡、长沙、宁波、青岛、郑州、南通、福州、成都、天津、泉州、西安、重庆、济南和深圳。

其中,北京、武汉、上海实现了超200%的高倍增,合肥、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亦有超170%的增长。

推动这些高倍增城市的因素是什么?中西部城市如何追赶东部沿海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2座城市居民收入实现倍增

通过对23座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的梳理,有如下特点:

2010年-2019年,有22座“GDP万亿”城市的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目标,且北京、武汉、上海实现翻两倍。

居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的城市显著增长,突破6万元的城市达到5座。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在此期间也快速上升:武汉上升8位,合肥上升6位,北京上升5位。

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可进一步推动消费增长,如合肥、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全社会零售消费增速在此期间实现了2倍以上增长。这也提示了在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下,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人均收入,特别是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事实上,居民收入增长依赖于城市的发展。2010-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规模总体上不断增长,如万亿GDP城市从2010年末的北上广三城,扩充到2019年末的17城,2020年末,又再增加6座城市。城市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产业发展与更多就业岗位的出现,也使得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财产性收入增加,这又推动了居民收入增长。

而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下,2010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为重要的参照物。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注意到,1.9万元的人均收入,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居民是否达到高收入的“分水岭”,2010年,仅10座城市达到这一标准。这些城市以省为划分,广东省、江苏分别有3座城市上榜。其中广东为深圳、广州和佛山。江苏省有苏州、无锡、南京。从城市群角度看,除北京外,这9座城市皆在珠三角或长三角。

这表明,2010年中西部城市的人均年收入与东部沿海城市仍存在明显差距。如长沙市排名居中西部第一,但仍仅列23城的第15位。排名后6位的城市皆在中西部,包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和合肥。

但到2019年,23座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出现了较大变化。

从整体看,2010年23城中仅8座城市的居民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2019年则全部实现这一标准。

同时,居民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城市中,2010年仅深圳市,2019年则有22座城市。

2010年的人均收入前10强城市,以1.9万元为基数。而2019年末,前10强的城市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的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5城突破6万元。

而从2010-2019年的人均收入增速情况,除深圳的增速未实现翻倍外,其余22城提前达标。其中北京、武汉和上海实现翻两倍。合肥和南京的增速也超过190%。

同时,23城的居民人均收入排名也在此期间发生变化。如上海超越深圳,人均收入列23城首位。北京则前进5位,排名第二。武汉从2010年的排名第18位,增长到2019年末的11位,实现“暴力拉升”,合肥则从2010年的倒数第一,晋升6位至第17位。

北京、武汉、上海实现高倍增

2010-2019年,北京、武汉和上海是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最高的三座城市,增速分别是220%、216%和205%。

一个共性是,这些城市经济的增长,推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就业结构变化,从而对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如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定位,决定了这两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能力,如上海是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这两座城市是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的聚集地,尤其拥有发达的金融和科技行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武汉市则在近年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效益不断改善,动能转换持续加快。2019年末,武汉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949户,在副省级城市排名连续前进3位。2019年,武汉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539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以稳固的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了当地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而通过收入结构分析,受益于房价增长,北京和上海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以2018年为例,上海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9666元,比上年增长7.0%。当地统计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