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亿美元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拜登尚未就任美国总统时,就提出除总额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外,后续还将推出3万多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可见,美国政府的巨额赤字和债务高涨仍在路上。
在3月一场有关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的会议上,拜登还试图用中国在基建领域的巨大成就,强调美国推进一揽子基建投资计划的紧迫性。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近日接受澎湃新闻电话专访时表示,尽管官方没有予以承认,当我们发现政府没有赤字的上限时,当前在事实上已经处于现代货币理论(MMT)的世界,而我们很难确切地事先确认这一点。
在沃尔夫眼中,现代货币理论(MMT)是凯恩斯主义一个相对极端的版本——药方就是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将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通过发行尽可能多的货币将债务货币化,以确保政府获得融资。
伴随美国债务扩张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一路下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大涨,比特币更是气势如虹。沃尔夫还指出由此也会将包括美元在内的西方货币的可靠性置于危险境地——美债持续扩张将削弱美元信用。
当谈论MMT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沃尔夫指出,需要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三部分:现代货币理论是什么?现在西方国家所实践的是不是现代货币理论?现代货币理论有何风险?
从理论层面,沃尔夫简单概括称,现代货币理论指的就是政府给自己印钞票,而且可以无节制。在技术上政府或央行无限制地印钞是没有问题的,政府和央行就能创造货币——通过央行创造货币,再转给政府——在理论层面这不是什么秘密。
沃尔夫认为,在实践上,尽管没有官方上承认,但我们已经在“现代货币理论”的世界中。真相在于,我们无法确认这一点,因为无论对错,我们只能通过此后所发生的事件去确认,而不能事先得知。但至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央行们是不会承认的。央行现在买了很多政府债券,为政府的支出融资,但他们这么做只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而非财政政策。而且理论上,当通货膨胀上升时,他们是有向市场卖出债券的自由的。因此在技术上,这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MMT,政府看上去还不能命令央行操作货币政策。而MMT假设的是政府可以完全控制央行。
沃尔夫对将现代货币理论作为经济运行的常规方法持怀疑态度——并没有人知道上限在哪里,即通货膨胀到达哪个点,经济会停止运转。当就业水平下降时,还会使得货币政策很容易犯错:往往在接近完全就业之前通货膨胀就会非常高了,最终会导致滞涨——高失业和高通胀。在极端的例子中会导致货币贬值,产生像津巴布韦或是委内瑞拉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总之,为政府融资是可能的,但有很高的风险,是非常危险的政策,很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紊乱。
“激进”的拜登政府
在拜登与副总统哈里斯的政纲中明确提出,需要投资在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的增长上,包括道路桥梁建设,建设能源网、学校和通用宽带等等。拜登还计划直面气候危机,建立清洁能源经济。
据《华尔街日报》3月11日报道,拜登当天与哈里斯一同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4名参议员(两党),向他们积极“推销”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拜登表示,过去两党并未就基建问题进行足够的沟通,他希望现在就此与国会达成“某种共识”。拜登特别提到中国,以此证明美国加强基建的紧迫性。拜登表示,中国在铁路和电动车技术等方面进步迅速。
在采访中,沃尔夫多次将拜登和他的政策称为“激进”。在西方的语境中,过去40年占据主导的观念是政府应该做得越少越好,应该都交由市场去决定,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应该相对要少。而这40年中,唯一重要的改革是“奥巴马医改”——这是一次不彻底的对医疗体系的改革。在这个背景下,拜登政府的观点中关于政府的角色和政府行为所应覆盖的范围,包括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基建计划,看上去都非常激进——这些观念都体现出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所扮演的中性角色的转变。
“拜登自己是一个中间派,他并不是民主党中的左派。在我看来,是整个民主党变得更为左倾。”沃尔夫补充道。
如今每个人都是功利主义者
在拜登政府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方案中,首要的一条便是向大多数美国人每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需要符合个人或家庭年收入标准),连同2020年12月的600美元在内,救济总金额将达到2000美元。此外,在美联储的“大放水”后美股不断创下新高。
“我要说,如今每一个人都是功利主义者。”沃尔夫说。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又译约翰·穆勒)、杰瑞米·边沁(JeremyBentham)等提出。
“现代经济学甚至可以说发端于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观念在方方面面渗透在现代经济学中,说现代经济学是功利主义的‘孩子’也不为过。”
在沃尔夫看来,功利主义本质上是政府的哲学——与前现代时期相比,政府更强有力,也更有目标。而在当今的世界,提升人民的福祉都成为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