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的“双重红利”-快评号外第287期
时间:2021-03-11 00:00:00来自:招商银行字号:T  T

2021年1-2月我国进出口保持高景气,贸易顺差维持高位。以美元计,1-2月我国进出口金额8,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其中,出口金额4,688.7亿美元,同比增长60.6%(市场预期41.8%),较2019年同期增长32.7%;进口金额3,6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市场预期10.5%),较2019年同期增长17.2%。

进出口贸易顺差1,032.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逆差72.1亿美元。

一、出口:全球复苏共振下的高景气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导致今年1-2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数据失真。若从环比的角度来看,2021年1-2月出口金额较2020年11-12月下降14.6%,但高于2018和2019年同期环比-17.3%和-20.6%的增速,说明今年1-2月出口情况好于近年同期。

1-2月我国出口主要受外需回升和“出口替代”“双重红利”支撑,同时“就地过年”也缓解了季节性下调压力。首先,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欧美国家开始补库存,再加上美国年初实施的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使得外需持续扩张,拉动我国出口增长;其次,我国高效疫情防控带来的生产优势仍在,“出口替代”效应依旧明显;再次,“就地过年”政策使企业生产在春节后迅速恢复,出口的季节性波动显著降低。

分地区来看,中国对前四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金额绝对量均高于近年同期水平,美国和欧盟是出口的主要贡献地区。1-2月我国对美国出口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87.3%;对欧盟出口73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6%;对东盟出口673.8亿美元,同比增长53%;对日本出口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分产品看,全球经济复苏共振下,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保持高增速,高技术产品在基数未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增速继续上扬,防疫物资出口仍维持高增长。灯具、玩具、家具和通用机械设备等传统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大幅增长122.1%、96.8%、81.7%和4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8.1%,增速较去年12月提升31.5个百分点。医疗仪器和纺织品等防疫物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5.3%和60.8%。

二、进口:生产消费扩张带动进口增长

1-2月我国进口动能强于近年同期。1-2月进口金额较去年11-12月环比下降7.5%,高于2018和2019年同期环比-10.0%和-9.9%的增速。

进口回升主要受国内生产消费维持扩张、企业预期乐观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支撑。当前我国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高于荣枯线,春节过后企业预期大幅向好。同时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行,1-2月CRB现货综合指数同比上涨22.3%。

分地区来看,中国对前四大贸易伙伴的进口金额绝对量亦高于近年同期水平,东盟和欧盟是我国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区。1-2月我国对东盟进口5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对欧盟进口45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对美国进口292.7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对日本进口28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8%。

分产品看,1-2月进口增长主要由铁矿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拉动,原油对进口的拖累程度大幅减弱。1-2月铁矿砂进口金额因价格进一步提升而保持高增速,同比增长60.9%。受益于飞机、半导体、汽车零配件、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的高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3.8%和35.1%。粮食和食用植物油拉动农产品进口增速回升至30.1%。原油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9.6%,量增价跌,进口降幅大幅收窄23.6个百分点。

三、前瞻:短期维持景气,“替代效应”逐渐衰减2021年1-2月我国进出口表现强劲,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前瞻地看,出口方面,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出口替代”效应延续的支撑下,出口将保持景气。但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有望在下半年回归正常,我国出口替代效应将相应衰减。进口方面,在国内产销旺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的情况下,进口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保持增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