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2月CPI当月同比-0.2%(前值-0.3%),环比0.6%(前值1%);2月PPI当月同比1.7%(前值0.3%),环比0.8%(前值1%)。
2月CPI同比(-0.2%)小幅回升,环比上涨0.6%,涨幅有所收窄,不同于除夕所在月份价格趋于上涨的历史规律,今年猪周期下行、天气转暖,叠加就地过年节省运力,2月物价低于预期。食品CPI同比下降(-0.2%),除因高基数效应肉类降价以外,其余食品分项普遍同比涨价;非食品CPI同比回落(-0.2%),降幅较上月收窄0.6%,其中交通通信价格降幅达(-1.9%),主要源于春节错峰叠加就地过年;核心CPI同比暂定下跌,与上月持平。环比来看,CPI环比上涨(0.6%),食品分项(1.6%)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受春节期间消费需求增加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水产品(8.7%)和鲜果(6.1%)价格上涨明显;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带动猪肉(-3.1%)降价;鲜菜(1.8%)涨幅显著收窄,不及历史同期水平;蛋类(-3.8%)由于天气转暖,蛋鸡产蛋量提升,加之局部地区疫情好转后调运渠道逐步畅通价格由涨转跌;非食品环比(0.4%)持续回升,由于春节期间就地过年,文娱消费环比上涨(0.8%),交通通信(1.1%)受油价拉动继续反弹。
2月P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明显回升;环比上涨0.8%,涨幅略收窄,主要受国内需求上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等因素驱动。大类分项方面,生产资料同比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至2.3%,生活资料与上月持平于-0.2%。分行业来看,价格涨幅较大的是石油相关行业和中上游制造业,环比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石油开采(7.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9%)和石油加工炼焦(4.9%);重点行业中价格表现较差的是汽车制造业(-0.2%)、计算机通信电子(-0.3%)和非金属矿物(-0.4%)。
展望3月,食品价格对CPI起到拖累作用,CPI同比主要靠油价和核心通胀拉动,综合来看将继续上行;受益于低基数和全球经济复苏,PPI同比进入高速上行阶段。3月CPI翘尾影响-0.81%,较2月回升约1.2个百分点;今年寒潮较早叠加运力紧张程度较低,使得2月菜价涨幅明显偏低,3月菜价季节性回落,近5年分项CPI环比均值为-8.6%;3月上旬猪价下行趋势放缓,主要受集团化猪企出栏偏紧和学生返校等因素提振,但猪周期下行趋势难改,叠加3月本是消费淡季,预计后续猪价将恢复稳步下行趋势;油价方面,上周召开的最新OPEC会议结论显示,4月原油增产规模不及预期,说明产油国延续减产意愿较强,带动上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一度冲高至69.36美元/桶,预计3月油价继续快速上行。2月核心CPI环比进一步回升至0.2%,考虑基数效应可预计3月核心CPI同比将明显回升。综合来看,食品价格起到拖累作用、非食品价格稳步修复、核心CPI持续反弹,3月CPI同比或回升至1.1%附近。PPI方面,3月翘尾影响1.09%,较2月大幅回升约1个百分点;3月以来建筑业逐步开工,工业产品由淡季转向旺季,南华工业品指数加速回升,预计3月PPI同比将大幅回升至3.5%以上。
全年通胀保持温和,CPI同比走势先回升后趋稳,猪价油价和核心通胀是主要驱动因素;受基数效应和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影响,PPI同比或在二季度达到年内高点。今年CPI走势为几大因素博弈,其一是节后猪价大概率进入加速下行通道;其二是油价逐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低基数作用下3-5月对CPI起到较大拉动作用;其三是核心通胀即将触底反弹,全年有望稳步回升。综合影响下,全年CPI同比呈先上行后震荡趋势,中枢在1.1%附近。
PPI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全球疫苗接种不断推进、多国财政刺激政策加码、沙特稳油价意图强烈都是利好因素,PPI同比或在二季度达到年内高点,全年中枢在1.7%附近。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失控、政府应对不当、行业影响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