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 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时间:2021-03-09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摘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话题具有相当高的热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前行。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履行庄严承诺,需要全面而有力的政策落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将如何影响我国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又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带着一系列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寻求答案。

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说是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经济学博士梁中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话题值得高度关注。原因有三方面,首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全球碳排放强度急剧提升,一旦极端天气频繁袭来,不仅危及人类生活,也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经济损失。目前中国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需要加快降低碳排放的步伐;其次,预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加快落实;最后,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消耗能源,大多也会涉及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已定目标,我国在宏观、金融、产业政策等领域都会有举措,势必会对产业发展和结构变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本次全国两会讨论的热点方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二是中国自身的产业绿色升级。”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都面临着深度的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如何进行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无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表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建议,在能源供给侧大力实施清洁替代,加快建设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等显著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而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努力的方向之一。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坚持以降碳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找准坐标和方向,对标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谋划好自己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另外,加强改革创新、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加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财政、金融、产业等各方面政策措施都要体现绿色低碳理念和要求,共同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未来五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英认为,我国应当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金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升级。赵海英建议,由监管机构引导、行业协会推动,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信息披露是实现碳中和的首要步骤和基础环节。碳排放、碳足迹定量信息披露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短板。

实际上,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我建议,首先建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法规体系,对标全球ESG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同时将这项内容纳入上市审查标准中,以此引导非上市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搭建碳信息披露公共平台。第三,对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第四,引导企业树立碳信息披露意识,完善内部信息收集机制。另外,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公众的监督意识。”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目标,所以本次全国两会肯定会讨论到这一问题。”

成为未来长期投资机会

“碳达峰、碳中和”在资本市场也有相当高的关注度。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这是长达40年的主题投资机会。

同花顺软件在3月初正式增加了碳中和概念板块,目前概念股数量逐步增加到56只。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5日,年内机构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