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攻坚战之后,下一步监管方向确定
时间:2021-03-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3月2日上午十点,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回应市场热点关切问题,这距离他上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已过去四年。

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中,郭树清从房地产泡沫到金融科技监管,从银行业不良贷款到输入性风险防范,在充分肯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所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同时,冷静指出了当前金融业存在的几个风险点。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郭树清提示的几点风险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焦点仍是如何在宏观审慎前提下进行监管,平衡好金融风险防范与服务实体经济关系问题,这也透露出2021年金融监管思路。

过去三年,金融风险攻坚成效显著。但任务依然艰巨,一些新的风险不断挑战金融掌舵者的智慧,和金融监管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把握。比如,由于经济已经高度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连,外国资本流入中国数量会明显增加。

在谈及中外政策步调差异对中国市场产生的影响时,郭树清担忧称,“很担心金融市场,特别国外金融资产泡沫哪一天会破裂。”但他也表示,目前看,规模和速度还在可控范围内,也在继续研究怎么采取更有效的办法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又不能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太大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上,郭树清指出,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回升,估计贷款利率会有回升和调整,但总体利率还是较低。这也一度被市场解读为监管层对政策不急转弯基调的再次明确。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所谓贷款利率会提升,主要还是指前期一些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会退出,而非口头加息。

3月2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会减

2020年,金融政策定力十足,支持国民经济迅速从停滞下滑恢复到正常发展。截至2020年末,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全年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

不过,金融体系在经受疫情冲击、全球衰退、中美经贸摩擦等多重考验下,一些新的风险也在显现。比如,不良贷款不断攀升、房地产贷款泡沫化倾向较强等。

提及不良贷款问题,郭树清指出,“我们每年的贷款都是净增长,贷款增速保持12%左右。去年情况非常特殊,增长速度非常快,量非常大。但全年没有超过13%,这是为什么没有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原因。在疫情发生以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肯定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还款就会有困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状况,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所以不良贷款上升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2020年已开始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郭树清在会上也进一步指出,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

得益于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的加大,2020年四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不良贷款率为1.84%,实现2020年度以来首次下降;拨备覆盖率为184.5%,较上季末上升4.58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郭妍芳表示,2020年疫情期间,商业银行对未来风险预期上升,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以应对未来的不良风险,全年拨备覆盖率水平较为平稳,拨备计提充分。考虑到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周期的滞后性,预计短期商业银行不良生成率仍将上升,但依托较强的不良清收和核销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可控。

郭树清强调,2021年将保持处置力度不减。第一要加大力度,第二要稳中求进,保证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在会上表示,信用风险历来都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行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20年克服了疫情冲击,处置不良贷款比较高。“2020年延期还本付息的那部分贷款,结点是2021年3月31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点。我们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监控这部分贷款的资产质量情况。从目前的情况看,比普通贷款不良率高一些,但是仍然可控。从农行的样本来看,受疫情影响,不良贷款的反弹风险是有的,但这个风险基本可控。”

买房投机很危险

房子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问题总能引起市场热议。

“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郭树清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论,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此前,郭树清就曾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文章中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在此次发布会上,郭树清再次提示房地产泡沫风险,“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从金融行业视角看,房地产与金融是一对孪生兄弟,房地产贷款占整个银行业贷款的三分之一,长期的共生互利关系将两个行业紧紧捆绑在一起。但房价的过快上涨,也推高了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去年以来,房企融资“三道红线”、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等政策不断落地,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体现出金融监管层稳健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穆迪评论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