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方向,去年的让利政策会弱化。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务院要求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从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看,这一让利目标已经完成。
目前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市场也高度关注监管部门今年是否会再度要求金融系统尤其是商业银行让利。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因为宏观经济复苏、LPR调降空间有限等原因,今年大概率不设置总量让利目标,但结构性让利将继续。
“之所以去年让利1.5万亿,是因为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去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负增长,实体经济困难。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逐步恢复,货币金融环境边际上有收紧的趋势,因此今年不太可能有总量上的让利要求,但结构性的让利会持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
1.5万亿让利目标已完成
去年一季度疫情冲击下,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盈利呈现出巨大的反差。Wind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滑36.7%,但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0%。
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去年5月发表的《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一文称,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银行利润绝对量较大的情况下,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空间。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去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
在前述“一揽子”措施中,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列在最前面,这也是最为主要的让利方式。
“LPR降,那么贷款利率跟着一起降;LPR不降,贷款利率也得降。监管部门窗口指导银行,要求每季度降低LPR点差,因此虽然去年4月后LPR没有调整,但是我们贷款利率也有下降。总之,贷款利率降幅要比LPR大。”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创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期LPR降幅为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LPR报价不变的时段,企业贷款利率仍呈现下降趋势,只是降幅稍小。比如去年末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6月末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从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看,去年1.5万亿的让利目标已然完成。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今年1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去年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
从孙国峰披露的数据看,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占比近四成。此外,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设立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债券利率下行,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分别让利4200亿、3800亿、1200亿、460亿。前述五项让利规模合计达到1.56万亿,略超目标值。
或不再设总量目标
“2020年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圆满完成,2021年不具备继续大幅度让利的条件,也不会设置大规模的让利目标。因为LPR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不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有限。”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二者连续10个月保持不变。当前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将LPR作为基准定价,即“企业贷款利率=LPR报价+点差”。
“监管部门去年要求将企业贷款利率与LPR的点差压降,每季度考核,比如上季度点差是150BP,这季度可能是140BP,因此贷款利率下降得比LPR快。”前述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今年还没接到通知,估计不会有让利的硬性要求了。”
去年末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下一步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LPR和企业贷款利率有望维持稳定。
“去年主要出于让利才不断压降点差,而今年疫苗接种将带动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修复,宏观政策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方向。因此,去年的让利政策会弱化,短期内贷款利率将保持平稳。”前述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
曾刚则指出,之所以去年让利1.5万亿,是因为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去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负增长,实体经济困难。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逐步恢复,货币金融环境边际上有收紧的趋势,因此今年不太可能有总量上的让利要求。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