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批复,提出要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能力,以高水平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方案》的批复,给上海相关辖区带来了又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发展格局下,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将以“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发展主题,以“全面提升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功能,着力打造国家产城融合示范标杆”为发展主线,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功能承载区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
前瞻谋划布局打造“一核两带”格局
2月24日,《方案》正式公布,围绕《方案》落地的相关工作均已启动。记者获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及所在的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其他区域和松江区、金山区,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区、平湖区、海盐县和海宁市。到202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本建成;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在功能布局方面,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指的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
“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议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富有文化和旅游特色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以闵行区为例,根据记者拿到的一份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统筹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显示,“十四五”期间,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将根据两大区域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潜力,统筹谋划布局,进一步提升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功能,加快重点打造虹桥主城前湾地区,形成“双心引领、功能互动”的整体空间格局。
具体来看,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将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两大功能性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吸引总部经济和国际商务集聚,提升完善开放枢纽功能,形成高端商务集聚、枢纽网络完善的枢纽型核心区。虹桥主城前湾地区将打造成为长三角总部经济首选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标杆和绿色开放共享的国际主城。根据区域规划实施和现状建设情况,对于已建、拟集中建设和未来建设拓展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形成“10+10+10”的区域开发框架。
围绕企业和服务做强总部经济
新年伊始,虹桥商务区一派红火。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62个外资项目投资额达118.5亿美元,其中,虹桥商务区共签署了八个,总投资额45.38亿美元。据悉,八个项目涉及虹桥商务区范围内三个片区,包括闵行片区的上海玉湖国际冷链项目、全球奥特莱斯总部基地项目、达涅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项目、喜达利购物公园总部项目和英杰航空五个项目,以及长宁片区的宜家购物中心上海临空项目、嘉定片区的上海新东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和三盛集团总部基地项目。
“为实现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桥头堡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等上位及相关规划,进一步聚焦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的发展定位,提出‘十四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高标准建设中央商务区,打造总部经济首选地。”虹桥商务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具体来看,是以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做强总部经济发展优势,围绕总部企业和专业服务业,形成国内外总部企业集聚、高端商务活动频繁、配套服务和营商环境完善、全面接轨国际的总部经济首选地。
在打造国内外总部企业集聚区上,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将加快引进国内外企业区域总部,重点吸引创新类、研发类总部,大力集聚结算类、投资类总部,加快吸引贸易类、销售类总部。记者日前从商务区核心区重大项目(入驻企业)签约颁证仪式上获悉,此次签约活动共有28家企业确定入驻,使得该区域入驻企业超过6500家。在上海市权威机构去年开展的海外投资企业投资意愿调查中,虹桥商务区已然成为新增投资意向优选区域,比例高达61.11%。截至2020年年底,虹桥商务区151.4平方公里内,新增注册企业逾万家,累计达到7.7万家,新引进各类总部近80家,累计达到370余家,均超额完成当年目标。
而在吸引创新类、研发类总部方面,未来的虹桥商务区(闵行部分)将依托上海西部地区及长三